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推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锦集八篇

【推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锦集八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6W 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锦集八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让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活动准备:图形宝宝图片、背景图、固体胶、纸、环境布置

活动重点:复习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活动难点: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活动流程:引出课题 游戏巩固 活动延伸

(一)、引出课题

1、分别出示4种图形,提问:“你们知道它们是谁?”

2、它们长得怎么样?

(二)、游戏巩固

1、游戏:捉迷藏

a、 师出示背景图,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b、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并说出有几个?

2、游戏:小小邮递员

a、 图形宝宝请幼儿为小动物送饼干,并说明要求。

b、幼儿送饼干。

c、 师作一定的评价。

d、幼儿吃饼干(幼儿自由选择饼干)

提问:你吃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3、游戏:拼图

a、 图形国王装修皇宫,想请幼儿拼画。

b、幼儿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c、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延伸

将剩下的图形投放到区角活动中。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6以内的基数和序数。

2、通过编小书的活动,发展幼儿思维的联想力,创造力,观察力。

活动准备:教师制作图片4张,各种图形若干,胶水,白书人手一本,笔,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题

谈话:

——孩子们好,你们都进来了吗?我们和各位老师打个招呼。找个位置坐下来。

——我们刚认识,是新朋友,我们来互相介绍一下。我是从三幼凯祥园区来的陈老师,今天由我一个人和大家学习,和我一道来的还有几位老师,请他们站起来和我们认识一下。和我一道来的有几位老师?

——现在请小朋友也做个介绍,从右边开始数第3位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从右边开始数第4位孩子你来介绍一下。从右边开始数第五位孩子是谁?从左边开始数第2位是谁?……

还有很多小朋友一会儿我们再来认识。

(二)感知序数与基数

1、出示图片

——小朋友们,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数一数有几张?

——你最喜欢哪张图片?集体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有几个什么形状,可以用数字几表示?你认为他像什么?)

——你还喜欢哪张图片?上面有什么?像什么?

——这张图片上有几个什么形状?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它像什么?

——请个小朋友上来介绍一下这张图片。

2、编制空白的图片

——这里有两张图片怎么什么图形也没有呢?你想在上面贴几个什么形状?(教师贴)他像什么?

——这张图片你想贴几个什么形状?图形数量不能超过六个,请一幼儿操作。

3、订书

刚刚有很多小朋友都发现了这个小数字,大数字与小数字一样吗?大数字表是什么意思?(大数字表示图形的数量)小数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哦,我知道了,我在看书的时候,都会发现很多书本每一页的右下角都有个数字,我们可不可以把它订成一本书呢?

——按照什么顺序来订呢?那一张放在最前面好?

小结: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个1表示一个圆形,右下角的1表示第一页,原来第几和几个是有区别的,第几表示位置,几个表示数量。

——给书装上封面封底

——给书取个名字

(三)动手制作

1、幼儿操作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用各种图形编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我早就猜到了,所以我为你们准备好了好了编书的`材料。不过在编书之前要听好我的要求。第一要按照从第1页到第六页的顺序来给书一页一页地编。第二每页上的图形数量不能超过六个。第三编好之后马上做到位置上,如果还有时间和旁边的朋友说一说你的第一页贴了几个图形,它像什么。当听到我的铃铛信号马上回到位置上。听明白了吗?

2、请个小朋友为我们介绍一下他的书。说清楚你用几个图形编了什么。

(四)活动结束

我们的小朋友编的书也相当的精彩,我们回教室互相介绍介绍,还要给书取个名字,回家们的爸爸妈妈帮忙写上。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在“小超市”游戏中,我发现幼儿能熟练地唱数,但若要求他们进行一一对应地默数,就会遇到问题。如默数到“5”,报出的总数却是“6”。其实这是幼儿不明白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所代表的是集合的总数,不理解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幼儿学习某些概念是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和理解的,而不是靠教师教会的。所以我依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正在开展的“好吃的食物”主题,设计了“听声音数糖果”活动。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我采用了默数的方法,同时通过反复练习让幼儿明白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在活动中还添加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多1”或“少1”,并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开展。这也是此活动的一个创新点。

【活动目标】

1、能通过“听声音”默数10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尝试着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1、供幼儿踩的`板板6~8块,上面写有数字。

2、糖罐一只(最好是铁罐):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玩法一: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糖罐和许多糖果,我们一起来玩‘听声音数糖果’的游戏。小朋友分成两组:南南组和西西组,比一比哪组的孩子最棒。”

2、小朋友用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老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听到放进了几颗糖果,并要及时验证)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教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回答。

玩法二: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板板,上面有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几呀?”(教师一边放板板,一边让幼儿认认板板上的数字)

2、“这次游戏的玩法和刚才的不一样。小朋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有这个数字的板板。”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每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踩板板时不能拥挤,用脚碰到板板就行了。

玩法三:

1、“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更有难度的游戏,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比这个数字多1的板板。踩对的孩子老师要来抱一抱他,还有好吃的糖果奖励。”

2、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玩“少1”的游戏。(“多1”或“少1”的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游戏水平及时调整)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能积极投入,高潮迭起。分析原因,其一是游戏中的规则简单,幼儿非常容易理解和操作。其二是游戏具有趣味性,默数是中班上学期不常用的一种数数方法,所以幼儿很喜欢。听完声音后不能马上回答,而是要捂住嘴巴听到命令后才能报出答案或去踩相应的板板,小小的一个动作既帮助幼儿遵守了游戏规则,又让他们沉浸在游戏情节中。

对于教师来说,我也非常喜欢这则活动。其一这个活动教具少,便于操作。其二是规则简单,便于教师交待清楚。其三是整个活动层层递进,幼儿在活动中练习了默数、手口一致点数、尝试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等。整个活动贯穿了“形式不变内容变”的设计原则,让幼儿反复练习,却不感到枯燥乏味。

在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教师一定要交代清楚游戏规则,游戏后要有验证环节,因为验证就是手口一致点数的过程,也是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代表集合的总数这一数概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一 活动的设计意图

自本班的小朋友升入中班以来,我发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小朋友之间的缺少交流,且互相合作的的意识也比较差。正巧最近我们正好进如“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教学活动,为了增加幼儿间的互相关注,我将主题中的这节《我和朋友比高矮》的活动重新进行了设计,希望通过这节活动让小朋友知道高矮的概念以及探索进行两人、三人比高矮的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在活动中创设比较多的机会让小朋友与同伴进行交往,合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技能,体验团结,合作的的快乐。

二 活动的目标

1 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

2 探索两个物体和三个物体比高矮的方法。

3 通过与朋友之间比高矮,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

4 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 活动的准备教学课件,音乐磁带(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儿操作材料

四 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通过游戏寻找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

五 活动的过程1 幼儿通过游戏,用自己的身体感知高矮的区别。(音乐游戏“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气渐渐的冷了,让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 ,跟着音乐一起来走路,好吗?”

(幼儿学习高人走和矮人走,体验高矮)

2 (教学课件)通过让幼儿比较课件上两个小朋友(男孩和女孩)的高矮,讨论正确比高矮的方法。

(1)(出示教学课件一,设置情境:男孩站在椅子上,女孩站在地面上比高矮)“现在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一起比高矮呢,你们愿不愿意帮他们比比看?”“他们两个谁高,谁矮?”“为什么?”

(2) (设置语言情境)“哦,原来男孩站在椅子上,他当然高了,但是女孩现在不服气了,她说呀,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站在了椅子上吗,我也会站呀?”女孩站到了更高的桌子上。

(出示教学课件二)“你们说,象他们两个这样比来比去能比出高矮吗,为什么?”

“那怎样才能比出高矮呢?”

(3)幼儿讨论得出正确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出示教学课件三)“原来呀,要让他们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3 音乐游戏:找朋友比高矮(幼儿跟着音乐找一个朋友比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确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两个小朋友愿意先上来比一比?”“我们家帮助他们比比看,谁高谁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引导幼儿说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出示教学课件四) “马上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来找一个好朋友比比高矮,当音乐停时,我们就说“比一比,谁是高来谁是矮”然后好朋友之间相互说一说谁高谁矮,好吗?”

(3)“刚才我们找了朋友比了高矮,但是朱老师发现有的好朋友之间意见不统一,谁有好办法,正确的比出两个人之间的高矮?

(4)幼儿讨论:两人必须站直了;我们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儿根据讨论经验再次与朋友比高矮。

4 设置情境,学习3以内正确的排序方法。

(1)“刚才我们玩游戏高兴吗?(出示教学课件六)猴宝宝们看到我们小朋友玩的这么开心,他们也想来凑热闹。它们也想来比比谁高?谁矮?(出示教学课件七)三只猴比高矮。

(2)幼儿操作。介绍自己的经验。

(3)幼儿讨论三个物体如何比高矮:1、先找出最高的`取出,在将剩下的两个比,找出最矮的,就能找出谁最高谁最矮;先找出最矮的取出,在将剩下的两个比,找出最高的,就能找出谁最高谁最矮。

(3)(出示教学课件八)幼儿用讨论出的好方法帮三个玉米宝宝比高矮。

5 音乐游戏:三个朋友比高矮。

(1)“刚才我们学会了三个物体间的比高矮,朱老师发现你们真的非常棒,那我们这一次要请每三个小朋友组成一组比高矮,你们行不行呀?”。

幼儿游戏找朋友,音乐停每三人组成一组比高矮,并大声说出“谁最高,谁最矮”

幼儿操作活动:比较高矮(教学课件十二)“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找到了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在游戏中我们还找到了许多新的朋友,你们高不高兴呀,老师这儿还有许多动物宝宝也想比比高矮,你们愿意帮忙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到区域中进行操作)六 活动的延伸区域活动:比较高矮活动的反思“我和朋友比高矮”是一个看似很普通的活动,两个物体间的比较对于中班幼儿较简单,但三个物体间的比较就比较难。在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有趣而直观的形象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操作中去发现、总结经验。最终找出答案。在活动中我注重小朋友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通过找朋友比高矮引导幼儿去关注自己的同伴,并大胆的用语言表达给对方。

活动点评:

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了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同时生动的图象有助于幼儿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充分考虑幼儿特点,多媒体的设计形象生动、可爱、富有动感,内容贴切课题。教学中教师改变传统的数学活动说教式教学方法,而采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反复实践,从中去发现、结累经验。教师在活动中除注重师生间的学习更注重幼儿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在活动的组织中,教师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将幼儿间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有机的容入到数学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数,能排除大小、排列的方式影响准确地判断10以内的物品的数量。

2、发展幼儿观察点数能力和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10以内数的守恒

2、教具: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一幅春天的景色图:春天里有的东西。

引导幼儿观察图中有什么?

2.教师:春天小花儿开了,大树绿了,有很多朋友喜欢出来玩,

数字也要来和它们交朋友了呢,请小朋友来帮帮他们吧。

二、观察感知物体的数量与大小无关

课件演示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与大小无关

1.把大小不同的球分别排成两排,请幼儿观察比较,他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2.把大小不同的汽车分别排成两排,请幼儿观察比较,他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三、观察感知物体的数量与排列无关

1.将10只小熊进行无序排列,让幼儿观小熊的数量是否改变。

2.将10只小兔子进行无序排列,让幼儿观察兔子的数量是否改变。

四、幼儿感知操作

请幼儿把小花,进行拼摆,并观察自己的和小伙伴的小花是不是一样多,摆的造型一样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有趣的数字

2、图片:在图画里找数字

3、教具:电话

活动过程

一、看图找数字

1.小朋友,这是一幅很有趣的图画,仔细看看,在这幅图画里,你能找到什么?

2.幼儿观察后,在图画里找出数字。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情景表演

教师接听电话:喂,您好,你找东东呀,东东没有来幼儿园,你给东东打电话吧….

2.教师:怎样才能联系到东东呢?给东东打电话,你需要知道什么?

(电话号码)

电话号码是用什么组成的?(数字)

3.说电话号码

(1)教师:谁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思考: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讨论后得出: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

三、交流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分别请幼儿 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小结:固定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动画片,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动画片:你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数字。

五、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你们用喜欢的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2、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一数,

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看看、动动、玩玩中了解一星期的排列顺序,并能正确应用昨天、今天和明天。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具、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星期娃娃头饰。

活动过程:

1、认识一周日及排列的顺序。

多媒体画面(一)

(1)、认识一周日

(1)星期妈妈 教师导语:星期妈妈有几个宝宝,他们都叫什么名字?

(幼儿讲述)

(2)星期宝宝 “星期宝宝们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个星期宝宝?”

小结:这七个星期宝宝就组成了一个星期,也叫一周。

(2)、学习正确排列一周日

a、教师导语:星期宝宝可调皮了,他们老是排错队。小朋友,你们谁会帮

他们排队呢?谁排第一个? 幼儿讨论)

多媒体画面(二) b、多媒体演示一周日的排列

(1)传说故事 教师导语: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哪一天应该排在第一天了吗?接下来怎

“一周日的由来” 么排呢?星期一排在第几天?(幼儿讲述)

小结:一星期有七天,第一天是星期日,第二天是星期一,第三天是星期二......

(2)星期宝宝们 c、幼儿为星期宝宝们排队

d、游戏“开火车”

幼儿带上“星期”头饰。

玩法:请星期日宝宝当火车头,然后去邀请其他的星期宝宝,最后按照一周日的顺序排好成一列“火车”。

延伸:“你是星期几?”(星期六)

“星期六后面是星期几?”(星期日)

(小结:星期是循环的。)

2、认识今天、昨天和明天。

多媒体画面(三)

(1)、教师导语:谁来告诉大家,今天是星期几?(幼儿讲述)

按顺序排好的.星 “再请小朋友想一想,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

期宝宝们 (多媒体演示——相应的星期宝宝会向前走出来)

(2)、小结:今天在中间,今天的前面一天是昨天,今天的后面一天是明天。

(3)、游戏“找朋友”

幼儿带上“星期”头饰。

玩法:先选出代表“今天”的星期宝宝,请他来找出自己的两个好朋友—— 昨天和明天。

(延伸:“今天”的内容可假设。

如:假如今天是星期五.......假如今天是星期一..... )

3、小结幼儿活动。

课后反思:

在新纲要中提出让幼儿从操作中思考,这节活动课很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幼儿通过课件、多媒体、从不同角度来了解了一周日的概念,并能正确的知道昨天、今天、明天的意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这个时候孩子开始能讲数字符号与外部世界逐渐建立联系了,也就是孩子将逐渐懂得“1,2,3”等数字的意义;什么东西,“3”只表示多少。但这个时候,儿童也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学习、领会的。

活动目标:

1、以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提高幼儿对数的兴趣。

2、引导感知1~2/2~3/3~4/4~5之间的`数差关系,培养幼儿良好的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3、掌握并认识数字1~5,理解掌握添上1是几的数差概念。

活动准备:

红、黄、蓝学具棒若干;毛毛虫卡若干。

活动过程:

1、讲故事,激发幼儿活动的的兴趣,引人活动主题。

(1) 老师边讲故事边用教学卡在黑板上演示。

(2)幼儿观察黑板,提问引导幼儿感知1~2之间的数差关系,明白1和2之间相差了一个“1”

2、幼儿自己探索2~3/3~4/4~5之间的数差关系。

3、教师小结,让幼儿掌握“一个数字添上1会变成几”。

小结:“1和2之间相差了一个“1”,那么1添上一个1就会变成2,那么3和2之间也相差个“1”,因此2添上一个1就会变成3。依次类推。

4、游戏“我问你答”,巩固“添上1变成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学习基本的统计方法,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分工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 数学》、各班男女小朋友人数统计表、统计图各一份;每组一张空白统计图表、笔。

活动过程:

一、了解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1.出示统计表

之前我们去各班统计了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曹老师把统计出来的结果做成了一张统计表,请你来看一下。

你在这张表格里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

2.出示条形统计图

我把统计表上的数据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了,你在这张表格里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

二、对比两张表格

你更喜欢统计表还是统计图?为什么呢?

教师小结:统计图更方便我们直接看出哪个班级的男生人数最多,哪个班级的女生人数最多。

三、展示空统计图,集体探索如何使用统计图进行统计

1.出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提出要求

曹老师想要统计一下班级里电风扇和电灯的数量,怎么来画统计图?

四、小组操作统计

1.确定统计对象

除了刚才统计过的东西,我们还可以统计什么?

2.分组操作

请每个小组完成一张统计图

3.各组分享、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