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1W 次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向我们讲述了一所叫“池塘之底”的学校,这里的学生捉弄老师、打架、逃学……简直是家常便饭。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校长非常暴力,制度订得很死,把学生当犯人一样管理 。老师面对这些顽皮成性的学生,他们无计可施,只好把学生当牛一样看管。

一个叫马修的音乐代课老师来到这所学校,他非常有才华和远见,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他没有像校长和其他老师那样放弃学生。马修老师首先到学生们中间去发现有音乐天赋的人,再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成立合唱团。刚开始校长很反对。可是,学生们的歌声感到了女伯爵,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学生们在歌声中找到了自尊,学生们的坏习惯在歌声中得到了改变,他们的人生也因此改变。非常遗憾的是马修老师被校长开除了,在他离开学校的时候,学生们因为害怕被关禁闭,只能从窗户里放纸飞机,飞机上写着与马修老师告别的话。一个好老师,一个深受学生和同事喜欢的好老师,就这样被校长开除了,但是很欣慰的是,马修老师带走了一个孤儿,一个把他认爸爸的孤儿。

看完电影,我闭目沉思。只会体罚学生的老师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只有用爱才能改变学生,改变学校。电影中的马修是一个好老师,电影中的学生喜欢他,我也喜欢他。我更希望:我们老师能像马修一样用心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呵护学生,让我们从这里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2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抒情的电影,这部影片用倒叙手法,讲述了皮埃尔从马修老师的日记回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过去。

当时,马修老师当了一所寄宿学校的音乐老师。他刚进到这所学校时,被前任的遭遇吓了一跳,孩子们的恶作剧实在令人可怕。马修老师到学校几天后,觉得就像地狱,校长的残酷,制定的不合理的校规……

马修老师用爱去感化了孩子们,帮孩子们写乐谱,组成了合唱团,用他的歌曲感染孩子们。就在马修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山野活动时,一个被校长冤枉了的孩子放火烧毁了寄宿学校报复了校长。马修老师因此而被校长解雇,孩子们都想念老师。

我们的新老师——赵老师,原先也是很让同学们讨厌。可是,有一件事改变了同学们对老师的看法。那天,有两个同学疯打,有位同学的眼睛差点儿被刺伤,当险情就要出现时,赵老师出现了,制止住了两位同学的疯打。其实,我们感觉到赵老师非常爱我们,对同学们的惩罚也是为了帮助我们纠正不良习惯,而我们还给老师的只是冷眼和责怪。

电影中的歌词,感染着我,优美的音乐,抒情的歌词,满满的都是老师的爱,比如“哦,黑夜,希望就在前方”“打败黑夜,创造曙光之城!”

老师的爱,我们看不见,但感受得到,一件小事的背后却有着无限的爱。

现实中,老师的爱可能没有电影中的那么生动,但爱是一样深厚的。

爱可以感染孩子们幼小纯洁的心灵!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3

开学的前一天,感谢学校安排了我们看《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使我再一次认识自己,更清楚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这部电影主要讲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成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周校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学生不单要建立在思想上,还要建立在行为上,观念行动要保持一致。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正确,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我相信每一位做老师的都会想,但尽力地做了吗?用心地做了吗?方法正确了吗?这都是我们每一位做老师的需要思考的?马修老师接手一个这样恶虐的班级,都能把整个班的班风、学风教好,与此比较,我们的学生是多么的可爱,多么的优秀,在班级中会存在那么一两个较顽皮的学生,但我们应该看到,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是教师的行为方法是否得当。观念行动保持一致,我们的学生会很好的成长的。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4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德育载体的不断创新、社会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11月6日,学校组织学生们观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现将部分优秀的观后感展示如下: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感谢学校的安排,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师德教育。

感动之余,有一个片段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在合唱团表演的那一刻,那个最具有音乐天赋的男孩,因为过错被晾在一边,心情沮丧,神情显得格外落寞。就在第一段音乐结束时,老师突然转向男孩示意他演唱,男孩很惊讶,更是惊喜,而后带着一种幸福的满足感完成了他的演唱。

一位老师可以让一个孩子得到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对人生的期待,真的很伟大!在求学的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遇见一位这样的老师,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位赏识自己的“伯乐”,是多么幸运的事!想想我们的身边,想想那些帮助过我们的老师和同学,能够遇上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幸福需要我们去感悟、去体会。像马修老师一样,虽然被校长开除了,但那一双双从窗口伸出的小手,那一个个写满了孩子最真挚祝福的纸飞机已足以让他感动,让他幸福!

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师都能用尊重、用爱心、用感情去感动学生;愿所有的学生能不忘师恩,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报答所有爱着我们的老师和朋友!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5

最近,在阅读屋课堂上,梁老师和我们一起看一部叫《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会是讲一群放牛娃的故事吗?我十分好奇!

原来,这部电影讲的是发生在一个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的故事。这个学校什么都不好,而且里面的学生都很调皮、捣蛋,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很粗暴,只要学生不听话就会被禁闭起来,在“牢房”中劳动,老师们把这称为“行动---反应”。有一天,一名叫马修的老师走进了他们的生活,马修先生是一位慈祥,很有耐心的老师。他跟孩子讲话都是蹲着的,与校长的高傲完全不同。他热爱音乐,当知道学校没有音乐课,他便创编了很多歌曲,教孩子们唱,他希望用音乐的方式来打开学生封闭的心灵。他爱每一个学生,不舍得学生被惩罚。有一次,孩子们犯了错而大声喧哗,被校长听到了,校长刚要把他们禁闭起来,马修便向校长撒谎说,孩子们只是刚回答完问题罢了。这么爱护学生的老师谁不爱呢,很快地,孩子们便喜欢上了马修老师。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很羡慕这些学生,我也好想有一位像马修一样的老师。他用宽广的胸怀包容着这些可怜的孩子,他以一颗博爱的心将温暖和希望撒在孩子们的心田,也唤醒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渴望。这部电影中让我最感动的一句话,出自马修口中,这句话是这样的:“该报仇的不是我,而是那些孩子们,孩子们不是有问题,而是没人理解他们。”是啊,如果每个人都像马修老师一样,愿意“蹲”下来和我们讲话,多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那该有多好啊!

如果你也想认识马修老师,想看看那群“池塘之底”的孩子们,那一定不要错过《放牛班的春天》哦!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6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一名叫马修的老师来到一所学校担任学监并与孩子们交往的故事。这所学校的孩子调皮捣蛋,校长残忍冷酷,老师淡漠无情。严厉的体制让这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到冰冷。主人公马修到来后,他用宽容温暖孩子们的灵魂,用尊重、理解与相信治愈孩子心底的伤痛,用音乐照亮孩子们的前路,用他的行为为千千万万个教育者做出了榜样。

池塘之底,一群被抛弃的孩子等待着他的救赎。被不幸选中的孩子们,迷失了自我但是却没有磨灭掉灵魂的善良。当合唱团被建立,音乐打开了孩子们的另一个世界,那是如此新奇又令人迷恋!纯净的歌声在空中飘荡,我看到阳光下的花儿在欢快地舞蹈,空气中的尘埃在恬静地微笑。孩子们内心的保护膜在渐渐脱落,这是一场爱的救赎,也是一场心与心的交流。

纵观当下,在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的不当引导和社会风气的不良蔓延下,又有多少孩子成为他们的牺牲品?没有良好的教育更是导致孩子们无法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我看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富强靠的不是经济发展的有多么迅速,制造了多少炮弹,靠的是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年。因为青年是我们的希望,传递着我们民族的信念和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充分成长向善,受到正确的教育,心中有国家并为之自豪且努力,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7

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名叫《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我看了之后收到了深深的启发。

1919年1月15日,克莱门特·马修来到了一所学校担任学监的工作。他第一次要去见学生们,远远的就在走廊上听到了他们的喧闹声,教室里沸腾一片。推开那扇木门,看到骷髅嘴巴里叼着点燃的香烟,刚走上讲台就滑了一跤,掉在地上的皮包被同学们传来传去。直到校长的出现,才让吵闹的教室恢复了原本该有的平静。第一次与学生的相遇,就遭到他们的重重戏剧,可是,马修并没有责备他们,而是用善良的谎言,宽容了这群孩子。他的出现,给“池塘之底”带来了一束耀眼的光芒······

有一次,一群渴望被理解而又狂狷不羁的孩子偷窃了马修的皮包,也偷窥了他的心灵世界。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一行行温暖的字迹,引得了孩子们无限的瞎想与猜测。音乐,一个被学校完完全全忽视了的名词,再次春暖花开。学生们在宿舍脱口创作、任意高歌,以此来发泄自己内心当中的不满,引起了马修的注意。虽然他们唱歌跑调,但是用音乐来表达,快乐而又满足。他立即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从此,他便和孩子们一起创作,一起迎来新生!

但愿普天之下所有的老师都能用温和、用爱心、去感动学生,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都能收到学生们的纸飞机,写满了祝福与感恩的纸飞机!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8

好的电影,所带来的震撼的力量,可以在内心激荡许久。在这部电影中,马修离开的那一刻,一架架纸飞机伴着音乐从天而降,那是孩子们的想念,更是对自由的向往,同样也是马修用心暖出来的一颗颗善良的心。低头捡起的瞬间,击中了我的内心。

观影读人,对照自己

马修,在影片中被称为过了气的音乐家,一个小小的代课老师,在不停的失业后来到一所被叫做“水池底部”寄宿学校。但他却依旧满腔热情,面对这些“水池底部”的孩子们他以自己的仁爱,友善,亲切,正直之心逐渐感化这些孩子们。他没有因为生活的困境而失落,而是为了这些孩子们,开始重新作曲,组建合唱团,用音乐去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力。

他的到来,让放牛班的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人本应该有的尊重和自由,马修那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每一个孩子心里深深扎根。最后马修被迫离开了学校,却依然没有放弃过音乐,没有放弃过对教育的初心。

在马修的身上,我隐约读到了自己的影子,全身心地为每一个孩子努力着,付出着,用我的热情和爱心去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柔软,只有当孩子们有了期待,有了对生活的向往,他们才会从心底改变自己的行为。一定要相信:你用心爱着的每一个孩子,他们也同样用心地爱着你。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9

刚看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很老套的剧情,看到开始就猜到结局了,不过导演很成功,他用了一些小细节让整部影片都充盈着一种温馨感动的气氛。

马修是个好老师,不重名利,对学生有爱心、有耐心,感化了那群无恶不作的混世魔王,用音乐让他们找到了生命的曙光。

这部片子的定义是文艺片,之前我一直没有清晰的定位过文艺片到底是什么,不过看了这部片子以后好像有那么点感觉了。

最感动的应该是马修被校长开除后离开的那场戏吧。没有孩子来送他,他在心里想:孩子们的懂事在我看来更像冷漠。可是当他走到教学楼下时,看到地上成片的纸飞机,捡起来看,每一片上都是孩子们稚嫩的笔迹,每一片上都是他的学生对他的祝福。孩子们反锁上教室门为他唱歌送行,在窗口伸出小手向他告别。这一切的一切都让马修感动不已。

最最让我欣慰的是最后一个情节的设计——那个最小最可爱的贝比诺被马修带走了,而那天刚好是星期六。在二战中失去父母的.贝比诺一直不肯接受这个事实,幼小的他坚信自己的父亲会在星期六来接走他,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最后被善良有爱心的马修老师带走,会是最好的结果吧。

影片始终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最后还贯彻了那个坏人终将不会有好下场的定理,势利狡猾的校长被举报被下岗了,让人不得不感到痛快。

总之,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啦,中文译名也很文艺很契合主题。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0

今日我观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人过中年的马修是“池塘畔底”这所少管所的代课教师。人生似乎在这个地方更没了期望。暴戾的校长、冷漠的教师、阴森的大门、调皮的无可救药的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远也犯错不断。

马修的第一节课就因为同学的吵闹而得到了校长的咆哮。同学不细心打上了心地善良的麦神父。因为马修独特的教育方式,孩子们第一次做错了事不被体罚,第一次明白做错了事能够用负职责的方式弥补。

马修为孩子们组建了一个音乐团,用他对孩子们彻底的真爱,使这些已经麻痹了的问题少年们,有了一丝丝良知,成就了莫翰奇的音乐之梦,也成就了自我的音乐之梦。当他被恶毒的校长赶走后,孩子们折起带着祝福的纸飞机,送给这个拯救过他们灵魂的人。他们变成了爱的精灵,纷飞在春的序曲中,融化了冰封的海洋,展开风帆,义无反顾的航行在光明的前程中,翻开新的人生篇章。

马修以他宽广的胸怀包容着这些可怜的孩子,他以一颗博爱的心将温暖和期望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他用音乐唤醒了这些孩子们冷漠的心,也唤醒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其实人人心中都有爱,人人心中都有一颗炽热的心,人人都能体会到他人对自我的仁慈与付出。只是,如果没有人来拨动这根爱之弦,这种炽热的心就会被封沉。而马修就是最好的拨弦人。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1

当《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播放的时候,映入我眼帘的是很灰暗的画面,学校的大门是铁门,环境也很阴暗,似乎连太阳光也不能照射进来,我感觉不到一丝生机,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这还是学校吗?简直就是牢房!这里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会快乐吗?

我带着疑惑继续往下观看,事实正如我所想的那样,这里的学生在这个学校并不快乐,因为他们的校长是一位非常暴力的人,面对“问题学生”犯错的时候,不论青红皂白就会体罚学生,甚至关禁闭,这样的行为很是像在看管犯人。

这天学校来了位新老师,他叫马修,是一名音乐老师。马修老师的头发很少,调皮捣蛋的孩子嘲笑他是个秃顶,甚至还为他的秃顶编了一首歌,马修老师听到了,不但没有生气,还指导了学生的走调,并且发现了孩子们的音乐天赋,组建一个合唱团的想法由此诞生。一有空闲的时候,马修老师就会教孩子们唱歌,每晚睡前的嬉戏打闹也变成了音乐培训,孩子们也很珍惜这个睡前时光,大家都很认真的在学唱歌。马修老师还带领着放牛班的学生,为赞助学校的伯爵夫人演唱,孩子们天籁的歌声,给前来观看的演唱会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这位音乐老师的到来,使得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一般,让孩子们重拾了久违的笑容。我很庆幸放牛班的学生遇到了这位马修老师,他也是这群孩子的伯乐,他用音乐打开了他们的心扉,净化了他们的心灵,也使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2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放牛班的春天》。看完之后我的泪水夺目而出,里面的故事和人物都让我感慨万分,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这部电影吧。

在一个叫"池塘之底"的私立学校里,有着调皮捣蛋的学生和严厉又不懂教育的校长,还有一犯错就关禁闭的教育方式。在这里,体罚也是十分的常见,所以孩子们便开始捉弄老师,有一位老师竟然被刺伤了眼睛,这里的孩子让老师和校长头疼不已。就在这时,他们迎来了一位老师,他叫马修,原本是一位音乐家。马修没有用以往老师的态度对待同学,为了更好的认识同学,他让孩子们在纸条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年龄,长大以后的梦想等等。偶然的,他发觉孩子们很有音乐天赋,就组织了一支合唱团。令他惊奇的是这里有着一位"天籁之音"——皮埃尔·莫汉奇。就是他,让马修老师在不可能的环境下成立了合唱团。马修老师利用空闲的时间来教孩子们唱歌,在他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渐渐开始听话懂事,大家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最让我感动的是,马修老师因为一场大火被开除了,他要离开的时候,孩子们不好当面告别,就折了一些纸飞机,并在纸飞机上写上自己对老师说的话,来告别他们喜爱的马修老师。一架架纸飞机飞下窗口,飞到马修老师的脚下,好像是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拽着老师的衣袖。马修老师对孩子们的爱和尊重,让孩子们得到了成长,他们不再自暴自弃。最终,皮埃尔成了著名的音乐家。

看完后,我非常感动。马修老师用爱和温暖感化着一个个看似调皮甚至邪恶的孩子们的心。他相信音乐能改变这群孩子,他不仅让孩子们懂得音乐,而且更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没有天生的坏孩子,一位好的老师真的可以改变一群孩子的人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3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

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净化他们的心灵,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看完后也让我陷入了沉思:

每个孩子都是能教育好的,没有所谓的坏学生。池塘之底的孩子被以前所在学校辞退,被认为是问题学生,被现在学校老师用残暴的方式压制,被贴上“极坏”的标签,这些学生真的差吗?不是。马修老师不这样认为,并在他的教育下改变了他们,成就了他们。

我们也埋怨过孩子调皮,不听话,但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的方法是否有问题?是否静静思考过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没有坏学生,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都有自己的长处,需要你去发现。遇到问题多找方法,用不求人人最好,但求每个孩子都不断进步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教育孩子,做到无愧于心。

用老师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池塘之底的校长用暴力压制孩子,孩子看似听话了,但很明显作用是极短的,并且是表层的,孩子内心不服,内心出现了叛逆,出现了反抗现象。

相反马修老师用他的爱心耐心教育爱护孩子,最终换得了孩子的认可与尊敬,改变了孩子的一生。孩子们是单纯的是最懂爱的人,谁对他们好他们是能感觉到的,愿我们用自己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希望自己也能想马修老师那样去对待孩子。做像他那样的老师。

真正的教育来自心灵,真正的教育来自于精神。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4

最近,我看了一部片名为《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让我的内心深受感慨。

这个片子采用了倒叙的方法,世界著名的指挥家皮埃尔莫朗奇,因为要参加母亲的葬礼而回到法国,,当年的旧友派皮诺冒着大雨送来一本书,是他启蒙老师克莱门特马修的日记。马修当年到池塘之地,一所专为困难儿童设计的学校当学监,他发现这里的孩子特别喜欢捉弄老师,但马修试着用音乐,使这些孩子善良的本性显露出来,孩子们渐渐变得善解人意,马修发现莫朗奇很有音乐天赋,他不顾校长的反对,组建了合唱团,是孩子们慢慢走上正道,前途变的光明,可结局却十分伤感,马修因私自带学生出校而被开除,可马修没放弃,一生从事音乐事业,莫朗奇也离开了池塘之地,到了里昂音乐学院。

片中莫朗奇似乎十分幸运,马修把他从池塘之地的深渊解救出来,是他从原来注定一事无成变的前途无量,而他也没有辜负马修的期望,成了一名世界著名的指挥家。

在池塘之底发生的事,在现在的生活中也并不少见,先是学生捣蛋,老师教育后依然如此,老师继续教育,学生屡教不改,老师便失去了耐心,如此便恶性循环。其实现实中这样的老师并不少,虽然方式和马修有一定的差异,做的也未必有马修好,可孩子们并没有领情,依然我行我素,为此我觉得未必是现实中的孩子没有影片中的差,而是前者所有人多对他很好,夸他,没有心理上的压力,而后者一直被压迫,两者一比,前者除了一些特别的是不会受感化,对老师的批评也无所谓,后者只要一有人善待,便如释重负,难道不是这个原因吗?

这个片子让我感慨万千,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看它。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5

评选活动的最后,班主任也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关于电影的看法。作为一名从教十多年的教师,他更多的站在教师的角度分析了自己对电影的感悟。

侯老师首先从影片的片段讲起,他问同学说:“这部影片哪个片段最让你们感动?”。同学们都说有很多很多的片段。那么侯老师认为最令他感动的片段是老师对学生的真爱,在真爱下,老师找到了帮助学生改变的有效方式——合唱。在这个影片中,音乐是贯穿是始终的。那么音乐的魅力在哪?音乐以它优美的歌词、神奇的音律打动人心。它直通心灵,我们要善用音乐去实现一些教育目的。在电影中,马修独特的教育技巧绽放出了光芒,比如他对那个音乐男孩的教育技巧,取消他的独唱,让他明白合唱中不是少他就不行,但又在关键场上给他机会唱。这部电影倍受追捧的原因,还在于它奇妙的思路。首先是平凡中演绎出了不平凡,抓住了观众的心。其次是对学生的真爱。其貌不扬、秃顶的学监,怀着真爱之心,用大合唱优美的旋律和歌词来启迪、净化孩子们封闭的心灵,引领他们追求美好、积极的生活。用音乐将学生们从苦难中拯救出来,改变了他们的精神气质。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体现在任务的塑造上,它不是中国传统的扁平的脸谱式人物,善即善,恶即恶,而是符合人性复杂的特点,将人物立体化。

就如校长,在音乐的感染下,也会有瞬间的温情,坏人并非坏到底。最后,侯老师讲述了他心中教师的含义:教师应是学生个性的发现者,是学生心灵的引领者,是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示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