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法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怎样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呢?下面提供的方法,在推断和解释文言实词含义上还是非常有效的,对考生复习也会有帮助的,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法。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①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②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③既然已(已,通“矣”,了)二古今异义1.其实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的果实)②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2.去去不复顾(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

  • 桃花源记文言知识 陶渊明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也被称为是五柳先生,下面就来跟着小编学习一下《桃花源记》吧!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 《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梳理 《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其为时止有十有一月(“止”通“只”,仅,不过,副词)亦曷故哉?(“曷”通“何”,为什么,疑问代词)二、古今异义(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古义:“行为”是“行”和“为”两个词的连用。行:品行,名......

  • 2013年中考语文文言词语辨析题汇编 2013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文言词语辨析(知识板块)1.【2013年?福建省福州市】2.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一狼径去(离开)惟危楼一座(高)B.选贤与能(通“举”)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点点)C.食之不能尽其......

  • 高考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

  • 《满井游记》文言知识盘点 1、古今异义: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2、特殊句式:⑴倒装句:①冷光乍出于匣也。宾语后置,“于匣”是状语,“出于匣”即“于匣出”。②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 文言实词复习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追究,查办)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结交,亲附)3、孔子曰:“吾与点也”。(《论语·四子侍坐》)(赞同,称许)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

  • 文言实词绝字的用法详解 文言实词绝用法详解①断绝,绝交则请早立太子,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就请求早早册立太子,来断绝秦国的奢望不如早与之绝(绝交)《赤壁之战》译文:不如趁早同他绝交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断绝)译文:楚国如果......

  • 文言实词固的用法 文言翻译gù(1)<形>坚固。《赤壁之战》:“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名〉险固的地方。《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拥雍州之地。”[又]〈形使动>使……坚固;巩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不以山溪之险。”(2)<形>稳固;......

  • 文言实词坐的用法 文言翻译zuò(1)<动词>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臂部靠在脚后跟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章台见相如。”(2)<动词>坐(在座位上)。《口技》:“口技人~屏障,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3)<名>座位。《鸿门宴》:“项王......

  • 文言实词微的用法 文言实词微的用法文言翻译wēi(1)<形>隐蔽;不显露。《左忠毅公逸事》:“从数骑出,~行入古寺。”(2)<形>深奥;微妙。《屈原列传》:“其辞~,其志洁。”(3)<形>小;微小;少。《石钟山记》:“~风鼓浪,水石相搏。”(4)<形>轻微。《庖......

  • 文言实词如的用法 文言翻译rú(1)<动词>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2)<动词>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其指,内狼于囊。”(3)<动词>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意,便还就孤。”(4)<动词>像;如同。《两......

  • 《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点梳理 《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古今字(4处)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2.夫十有一月之中,“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3.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赀”同“资”,资财,......

  • 文言实词辞字的用法 文言实词辞用法文言翻译cí(1)<名>口供。《周礼-秋官》:“听其狱讼,察其~。”柳宗元《断刑论》:“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2)<名>言词,词句。《信陵君窃符救赵》:“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送我。”《<指南录>后序》:“初至......

  •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一、而ér1、连词。(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

  • 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十一、曾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似曾相识曾经沧海曾几何时曾母投杼曾参杀人十二、乘“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

  • 文言实词《质》的用法及解释 ①动词,典当,抵押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译文: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上百辆车子,到齐国作人质。②也指用以作为抵押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狱中杂记》译文:只有对那些砍头的,没有什么好要挟的,但是还要留下......

  • 准确解释文言字词的规律 初中学生由于受文言字词积累面狭窄的限制,在解释某些文言字词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有三条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去准确解释文言字词的意思。规律一:义项与被解释文言字词的词性必须相同。【病例展示】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

  • 《逍遥游》文言实词知识点 1.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国(通耐,能)(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2.古今异义(1)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

  • 马伶文言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14题。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

  •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释义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4)而翁归,自......

  • 文言实词类的用法 文言翻译lèi(1)<名>种类;类别。《齐桓晋文之事》:“王之不王,是折枝之~也。”(2)<动词>类推;推论。《公输》:“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3)<动词>类似;像。《与吴质书》:“志意何时复~昔日。”《项脊轩志》:“何竟日默默......

  • 关于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 “常见”指出了考查范围,即教材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实词;“文中”是给出确定实词含义的具体语境;“理解”“含义”则说明高考既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但又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照搬和死记,而是借助具体语境,考查学生运用......

  •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因】(一)介词。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2.依靠,凭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