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关于高考话题作文锦集9篇

关于高考话题作文锦集9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7W 次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话题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高考话题作文锦集9篇

高考话题作文 篇1

套题作文何以有增无减?

高考作文的根本目的与功能是辨识、考量、鉴别、筛选人才,故必须绝对保证的是其公平性、公正性。所命题目尽可能让所有考生都无法猜中,无法套上,无法改头换面或者剪切拼凑旧作,而只能在考场上即席挥毫,凭不折不扣的实力取胜,才是上佳的选择。

为此,高考作文的内容、形式等必须有严格的限制,必须让考生带着镣铐还要跳出好舞,在特定的天空下还要漂亮地飞翔,事先一无所知还要能充分展示才华、充分证明自己的水平高下。而时下这种材料话题作文所丧失的,恰恰是高考作文应该具有的这些属性。这种在选材、立意、文体上没有严格限制、可以任意无边的作文命题,最大流弊就是容易猜题、套题。考前熟记一些类型不同的现成作文,到了考场根据命题要求修修改改、挖挖补补,完全可以拼成一篇“佳作”。导致如此的命题,公平性、公正性能不大打折扣?这种命题模式如果形成惯例,怎么能不造成一些考生的投机取巧心理?怎么能不给抄袭者留下大钻其空的机会?近年来高考作文抄袭现象的持续上升,正是这种命题模式造成的直接恶果。今年的一篇满分作文《乌鸦的自白》刚刚在网上披露,马上被人指为抄袭。但根据规定,高考试卷是不能随便改分的;那么,这位考生岂不是逮了一个大便宜?上面那位写了一首小诗的陕西考生逮了便宜,似乎还可原宥,而让抄袭者得了满分,这说得过去吗?须知,《乌鸦的自白》不过是一个典型而已。在大量考卷中,凭这种套、猜、改、抄逮了便宜的何止千万?高考作文的后果竟至于斯,难道不值得反思吗?所以,这种沿袭数年的材料话题作文已经越来越暴露出无法克服的弊端,已经到了必须更改的地步了。

高考话题作文 篇2

1、你的文章字数在( )字以上。A.在800――1000字之间 B。正好800字 C。700――800字间 D。700字以下或其它

2.你认为这次你的作文卷面属于下面那一种情况。A.同学和老师都说我写的字工整大方,我也认为是这样。B.虽然我字写得不好,但是很工整,同学和老师都能认清楚。C.我在这次作文里面有几处涂改和增删,但这不影响大局。D.老师有时会认为我写的太乱,我也认为是这样。

3.本次你的作文题目属于下面那一种情况。A.我的作文题目经过了我的精心设计(属于直接反映思想内容、直接抒情性及其它新颖的题目),我认为很好。B、我的作文题目基本上还可以,虽然不新颖,但通俗、简明。C.我的作文题目很普通,我实在没办法拟出好听的题目。D.我的作文题目就直接定为所给出的那个话题。

4.你的作文开头和结尾属于下面的那一种情况。A、我的作文开头及结尾是用的是名人名言、警句、题记等,很新颖。B、我的作文开头及结尾用的是修辞、诗文及其它新颖的方式,有一定的新颖性。C.我的作文开头及结尾是采用一般方式写的,别的新颖方式我想不出来。D.我不注重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把它和其它段落平等对待的。

5.你的文章立意属于下面的那一种情况。A.我坚持“人无我有”的原则来拟题,有一定的新颖性,而且我认为这是最佳的立意了。B.我力求做到选择文章的最佳立意,我估计在考场上有少数人和我的立意差不多。C.我只能写一般的立意了,考场上大多数同学也许和我的立意及选材差不多。D.我作文一向不太好,只要有话写就已经不错了。

6.你认为你的文章思想内容属于下面的那一种情况。A.感情真挚,思想健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B.价值取向还算可以,没有什么褒贬不分的情况发生。C.思想内容一般,我只是为文章的立意而选相关的材料或事迹。D.我的确不知道什么是文章的价值取向。

7.你认为你的文章在结构和标点上属于那种情况。A.我把文章分为4个以上的段落进行写作,层次很分明,过渡较恰当,标点很规范。B.我的文章段落在3段(包括3段)以上,层次比较分明,标点也可以。C.我不擅长分段,硬把文章分了几个部分,可能分得不算合理D.我的文章少于3个段落,我不会分段。

8.高考说明里对作文是这样要求的: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②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断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你认为你的作文符合那一种情况:A.我全部符合。B.我基本符合每一项。C、我有一项不符合。D.我有一项以上的不符合。如果你的文章属于议论文、议论散文或和议论相关的文体,请你做第9。10题;如果你的文章属于记叙文及和记叙相关文体,请你做11。12

9.论证方法。A、这次作文我引用多种论证方法,大约有8个以上的名人名事及2个以下的名言名句或古诗句。B.我引用了两件以下的名人名事及2个以下的名言警句或古诗句。C.我的积累比较少,只能把一个事例做为一大段来议论。D.我一个事例都举不出,只是泛泛地讲道理而已。

10.语言特色。A.这次作文我用了很多的排比及其它修辞方法,语言有一定的特色。B.我只用了一两处排名及其它修辞方法,作文读起来还可以。C.我用的是一般语言,几乎没有什么修辞。D.我的表达能力较差,能把句子写通顺就已经不错了。

11.记叙的语言。A.我的语言很简洁优美,用了很多优美的词汇、抒情方法、修辞方法。B.我的语言有一定的特色(或幽默、或感人、或犀利、或优美)。C.我的语言一般,没有太差的句子,有一点冗长。D.为了表达一件事,我必须写很多字才能表达清楚。

12.选材及其它。A、我选材时,总是要思考反映或解决什么现实问题,作文能给人一种启发性。B、我喜欢从我读过的报刊杂志里面选了一个事例来仿写或改写。C.我喜欢选普通的事例或故事,从初中到高中,经常有人写这一类的事。D.这篇作文和我读过的一篇文章相仿,我是按我的记忆把这篇文章写下去的。

评分说明:每个同学共做10个题,满分为60分。每题选A为6分,选B为4分,选C为2分,选D为1分。总分即为每个选择题的得分相加。

高考话题作文 篇3

你的家庭和谐吗?是的,我的家庭很和谐。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有过许多不愉快,但是也有许多的温暖。

我有一个姐姐,现在正在武汉,前一段时间,姐姐突然回来了,把我们全家都吓了一大跳,但是她却乐呵呵地,她说要给我们一个惊喜。“这真是一个大惊喜,在武汉的人突然之间到了自己的`家,事先也不说一声,让我们有点心理准备呀!”姐姐笑了。我问她为什么忽然之间回来,她说:“马上就到你的生日了,我回来不就是为了给你过生日吗?当然,也想看一下爸妈。”爸爸妈妈欣慰地笑了。我跑去客厅翻了翻日历,发现还有十五天才到我的生日。可是她说:“以前给你过生日都是去吃饭,这次我想换个有新意的。提前回来,就是为了想主意呀!”

我的生日终于到了,我和爸爸妈妈都期待着姐姐的新花样。我一清早,就关注着姐姐的一举一动,中午也没有什么动静,直到下午四点,姐姐骑着电动车出去了。我不敢问什么,生怕露出破绽。她出去后,我也不抱有任何希望了,以为她把我的生日忘了,亏我还精心打扮了一蕃呢,真是可惜了。我抽噎了一下,眼睛望着天,希望泪水能回到眼眶里,但是,它太强大了,使我无法抗拒。忽然,一个类似姐姐电动车的喇叭声响了,这时的我,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拼命的往楼下跑,但是,结果使我失望了。这时的我就像雪上加霜一样,悲痛欲绝。我是多么想化悲痛为力量啊。

我在房里呆坐着,多么希望能有人来拯救我啊。忽然,又一阵喇叭声响起,但我不相信了。突然,姐姐和爸爸妈妈一起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欣喜若狂,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的开心,因为那是发自内心的。我们全家坐在床上,一人一个角落。姐姐从她的包里拿出一块木板,我很好奇,接过来一看,是拼图。我对姐姐说:“你要用拼图给我过生日吗?拼图这么无聊,岂不是闷死我呀!”姐姐说:“这是一项锻炼智力的好游戏,你现在认为它无聊,那是因为你没有和家人一起玩,一会儿后,你就会改变对它的看法。”

我们把样本都拆了下来。我们找到合适的刻度配对,不一会儿,头就拼好了。姐姐对我们说:“妹妹负责两支前腿,妈妈负责两只后腿,爸爸负责尾巴,我负责背。好了,开工吧!”我们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后,就开始找拼图了。忽然,我才发现拼出来的是一只小兔子。姐姐说:“你是属兔的,而且这个生日也就是为了告别兔年而过的,所以我选的兔子形状。”我们都笑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玩过那夜的拼图了。

现在的我,知道了亲情和谐的重要性,只有精诚合作,才会有奇迹发生,创造出好的成果

高考话题作文 篇4

如碎花漫天舞的优雅,聆听到的只有空心的怜美;

如玉箫随风漫的潇洒,聆听到的只有冥想的虚幻。——题记

梦想围绕迷惘的冬天弥散,而纯净的白雪也在为迎接绿色而执着。它即将睡入昏沉的土地,喃喃自语着坚定的信念,让我们听听雪的声音!那是纯净而又宁静的生命之曲!

当和暖的阳光奉献给皑皑的大地,也为纯洁的世界渲染一份温馨。而白雪也循着时光的过往,缓缓地笑着渗入土地。“滋啦,滋啦···”犹如宫廷华尔兹的悠扬,蹦跳在冰冷的帘布上,荡漾雪白的涟漪,缓缓地,缓缓地,貌似它既滋润了土地,也滋润了我干旱的心。声音是别样的轻柔,没有半点瑕疵,仿佛只听见清澈的轻水欢快地流过美妙的山涧,柔柔地,柔柔地,清新的音符划过我的指尖,留下的只有纯净的回响,丝滑柔韵,轻柔点心,这,就是雪的声音。

除了清纯,格外的便是宁静的谰语。

“滴答,滴答···”犹如清脆的钟声,白雪融化的冰水顺着房檐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它定居了一个冬天的家。它轻轻地滴在雪白的大地,散开了一大片绿色,雪儿融化后,就像无数轻巧的小精灵在地上欢声笑语,轻轻的,暖暖的,他们在共同为春天努力,是心满意足的欢笑。柔柔的,软软的,让他们在携手为绿苗奋进,是默不作声的欢喜。若此聆听,除了命运的钟声,便是别样宁静。听听雪的声音,静若止水,心宁柔顺。这,就是雪的声音,

缤纷的花信风迎来吹来五彩的鲜花,而再踏土地,再无雪迹。可是如果用心聆听,你仍然能惊喜地听到,每一朵饱满的花骨儿里,全是雪的声音,它们为春天铺开绿色的旗帜,荡漾在空气——零落花香,千年流光,“嘶···”它们正静静地等待着命运的尽头,轻轻地,绵绵的,万雪虽逝,幻音长眠,宁静冥听,纯净动人。这,就是雪的声音。

听听雪的声音,是心灵的净化,是梦想的琉璃。它用对冬季的眷恋全是了它融化时的动人,以及宁静清新的声音。若可以,我愿一直聆听雪的声音,直到花香的开放······

高考话题作文 篇5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巴尔蒙特的这句话,自从我第一次读到它,就几乎一天也没有忘记过。诗人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伤害的人一样,如此诚挚、欣喜、宁静地歌颂着大地、阳光和人欢马叫、喧腾不息的世界。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写到“我”在火车停站时,见到一位卖牛奶的姑娘:“……晨光映红了她的面庞,她的脸比粉红的天空还要鲜艳……有如可以固定在那里的一轮红日,我简直无法将目光从她的面庞上移开……”普鲁斯特对于阳光的敏感与迷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体验阳光、体验美、体验幸福、体验纯净、体验温馨、体验柔情、体验思念和怀想,这样的精神生活,这样的心理空间,实在太有魅力。即使是受尽心理折磨的尼采,到了晚年还依然怀恋着年轻时代“那些充满信任、欢乐,闪烁着崇高的思想异彩的时光——那些最深沉的幸福时光”。那些最深刻最博大的灵魂,几乎都是既能充分体验人性之暗昧,又能充分体验阳光的明朗和温暖的人。

究竟是伤痕累累的心灵容易感到人世间的美丽温馨,还是没有受过伤害的心灵更容易感受到这样的美丽温馨?我老是被这样的问题所萦绕。也许无论是否受过伤害,一颗善良的灵魂总是可以敏锐地感受阳光与温暖的。

但是,没有受过伤害的心灵,他不只是能够感受阳光,他就是阳光本身,只要你见到他,你就不难感到他们纯净、透明与温暖。这是任何受到伤害的心灵所不可比拟的。

一颗纯净的心需要另一颗纯净的心的相互映照,一颗黑暗的心更需要一颗纯净的心的照耀与沐浴。由黑暗而光明,由痛苦而幸福,这是一种漫长的灵魂洗礼。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为了成为阳光,我祈祷于世上。

简评

掬一捧水,整个太阳便笑在掌心里,魅力四射,谁能拒绝?我们的呼吸,我们的灵魂,都在接受阳光,那么灵魂都可能化成阳光。文章思辨性强,哲理深刻。

高考话题作文 篇6

生命诚可贵,爱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自由是什么?

鸟儿说:“离开鸟笼,飞向天空,自由飞翔,这就是自由。”

学生说:“没有考试,没有作业,没有老师、父母的拘束,这就是自由。”

弹指一挥间,我从幼稚走向成熟,已不再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了,殊不知,自由也渐渐离我远去。

小升初时,本以为考上重点初中,就能轻松点,可现实呢?上了初中,面对学校严格的管理,老师严厉的管教,父母期待的目光,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不知不觉大了起来。学校为了能在中考名声远扬,老师为了让学生在中考有理想的成绩,给我们布置了“山”大的作业。经历过一场又一场的考试,一次又一次的排名,一堆又一堆的作业,我们已经伤痕累累,叫苦连天,老师不但不理解我们,还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圣旨”。

翻开每天被安排得满满的计划表,自由分配的时间几乎没有了,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每天都在学习中度过,真是“学习烧不尽,烦恼吹又生!”

给我一点自由,我要去与伙伴们去“疯玩”;给我一点自由,我要躺在碧绿的草原上,感受微风吹过的气息;给我一点自由,我要……

我真想高声呐喊:“成长也需要自由!”拥有自由,小树定会成长的更高更强壮!自由就是万里晴空翱翔的海鸥,自由就是蓝天飘动的朵朵白云,自由就是无忧无虑的一只小鸟。

高考话题作文 篇7

人,往往如此,得到的东西不懂珍惜,一旦失去才知珍贵。于是,漫漫人生,有多少人这样唱叹:覆水难收,后悔莫及。

阳光雨露,鸟语花香,对每一个人都公平给予;欢乐喜悦,烦恼忧伤,却属每个人私有。生命,总是美丽的。不是苦恼太多,只是我们不懂生活;不是幸福太少,只是我们不懂把握。人,并不是非要得到很多很多,一束美丽的鲜花,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切的问候,一缕淡淡的柔情,一声同情的惋惜,一滴真诚的泪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及其宝贵的财富。拥有并懂得珍惜,这样,在爱与恨、是与非、得与失之间,就有了一条宽敞的路。无言的微笑告诉我:美好的情操,对生活执着的追求,不会因为风雨的侵袭而凋零,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淡漠!

春去春会再来,花谢花会再开。然而,拥有的东西不懂珍惜,一旦失去,才知后悔、哀叹惋惜,毕竟已经太迟了。当生活的源泉再也流淌不出那种充满灵性的生命意蕴,一颗受伤的心才带着遗憾回到自己营造以久的孤独心屋,开起思念之门,与无言的沉寂中省察自己,像荒野里一只受创伤的山羊,躲在悬崖深处的巢穴里舔着渗血的伤口。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自己是我们生活的主角,只有自己能推动自己、改变自己、创造自己。人们可以从潮水所留下的痕迹对洪流猜测几分,但毕竟没有看到那留下的痕迹所昭示的汹涌澎湃啊!时光稍纵即逝,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为这平凡的世界叫好,踏踏实实的去干一些平凡的事,于是,生命才能得到超越并永恒。

拥有生命,珍惜善良,志同乃道和,慷慨以助人,宽厚以待人,那么,生命就会像花一样灿烂开放。

“恩爱仇怨两面刃,荣辱成败都为名,春夏秋冬谁能定,风风雨雨总要情。”拥有并懂得珍惜,这就是快乐美丽的人生了。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悠雅;

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高考话题作文 篇8

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

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自古以来,人们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百尺竿头,还要更进一步”。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明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就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然而,就是像他这样的伟人,还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断地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有人去问爱因斯坦,说:“您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物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不知领域的接触面小,它感受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20世纪中国作家和文化先驱之一蔡元培先生曾有过这样一件轶事:一次伦敦举行中国名画展,组委会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监督选取博物院的名画,蔡先生与林语堂都参与其事。法国汉学家伯系和自认是中国通,在巡行观览时滔滔不绝,不能自已。林语堂注意观察蔡先生的表情,他不表示赞同或反对意见,只是客气地低声说:“是的,是的。”一脸平淡冷静的样子。后来伯希和若有所悟,闭口不言,面有惧色。林语堂后来在谈到蔡元培先生时还就伯希和一事感叹说:“这是中国人的涵养反映外国人卖弄的一幅绝妙图画。”

谦虚,不仅应成为一种学习态度,更应该成为一种做人原则,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也。在《易经》六十四卦里,再吉的卦也有不吉的爻,唯有“谦”卦六爻皆吉,这是为什么呢?《易传?谦?彖》对此有一个精妙的阐释:“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把“卑而不可逾”译成一句白话,那就是:谦虚,是不可战胜的。

我们每个人都要塑造一种“虚怀若谷”的品质,都要有一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用我们有限的生命时间去探求更多的知识空间吧!

高考话题作文 篇9

那是珠迸于玉盘,露泣于香兰,凤鸣于东山,龙啸于天穹。时疾时缓,时扬时抑,时为流水潺湲,时为泰峰崩裂,他手一拂,弦一动,曲曲心律便已洒遍竹篁,竹帘微挑,清风徐入,他双目微瞑,只付心事于瑶琴。

帘外,正有三人跪坐,一人长鬓凤目,一人髭须半白,皆有不耐之色。唯有正中一人,恭敬不失傲骨,谦和不逊风雅。弦音漫漫,满室萦人。“大哥,此人可能拉百石强弓,射靶于六百步外?”翼德怒问,刘备摇头。“大哥,此人可能持千斤刀戟,冲杀于百万军中?”云长奋起,刘备摆手。“大哥,那你何必在此苦求。他的架子也太大了,且待我一根麻绳缚来与你。”翼德转身欲出,云长疾步相随。“慢!”刘备大喝:“三弟不可鲁莽!”

香火微明,弦丝慢转,时有鸟雀啁啾,往来轩外。诸葛昂首,依旧阖目,只唇边隐有笑意。

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张飞怒气而立,关羽不满侧首。玄德一叹,坐相愈恭。“若论弓拉百石,箭无虚发,执戟万斤,冲于严阵,谁又能较吕奉先一二?然纵横不过数载,祸患已有万端,白门楼上,英雄气短,如今安在?方天画戟不知谁手,赤兔宝马另载新主,能有谁顾忌百万军中,当年哪一骑当先?”

关羽沉吟不语,翼德面有愧色。“那大哥是重智而轻勇了?”

“非也!”刘备哂之:“天塑雄才,有文士,有武师,能文则潜心书海丰盈谋略;能武则醉于剑舞精进射骑。天下英王,不过择文武而用,即可位重九鼎。”

弦音忽急,动于雷霆,人皆屏息。声愈促,弦愈急,霎时戛然,满室静寂。

“先生好曲!”刘备击节而叹。

诸葛转身而出,手捧瑶琴:“使君高才,亮受教颇多。若论武斗,使君二弟已为良将,亮愿填补文才,竭尽愚智,以报使君知遇之恩。”旋即长拜。

刘备忙前趋相扶。诸葛抬眸笑望关张:“将军,可知琴曲之道?若六弦齐长则弦一律,无调。只有六弦各具长短,长为长,短为短,方能蕴声制律,并创长短参差之声。亮与将军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愿各避其短,扬其长。如此笙琴长短相备,则可高可低,可伸可聚,纵横天下,莫能及也。”

关张相视,释然一笑,刘备拊掌,众皆欣然。

卧龙居内,弦音再漾,羽扇轻摇……

【点评】这是一篇视角独特的作文。“那是珠迸于玉盘,露泣于香兰,凤鸣于东山,龙啸于天穹”,富含哲理,给人启迪。全文语言清新明丽,一气呵成,古诗句的引用信手拈来,诗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