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春节那些事的散文

春节那些事的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5W 次

在春节期间的那些事可曾在你的心里留下难忘的记忆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春节那些事的散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春节那些事的散文

  春节那些事的散文一

处在春节里,过年就成为了人们最重要的事。在这个喜庆团圆的佳节中,回家过年就成为了千千万万游子的心愿。于是呢,不管在哪里都会看到,过年走亲戚的人潮,我们国家特称为“春运”。常常看到的是,一票难求的场面,那人头攒动的车站、码头、机场、都被挤得满满地,但是回家团聚的心愿是强烈的,不可撼动。看着那一双双急切的眼睛,已经归心似箭了。回家的游子,等到买到了车票或者机票以后,才会觉得饿了、累了。因此,那一个个狼吞虎咽、呼呼欲睡的画面比比皆是。

到了家里,除夕一过,就显得更加地忙碌了。家家户户都围绕着拜年走亲戚的程序进行着,从本村的一个祠堂血缘为纽带,从叔伯家拜年为开始,走东家出西家,忙的不亦乐乎,辑手行礼,磕头拜年。紧接着,从初二开始,根据亲戚家的亲疏远近,都要一一走动,祝福平安。虽然这个过程有些琐碎,有些累,但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这个拜年的过程中,就是对一年里亲戚之间情感的一种维系。没有哪一个节日比春节更为隆重,让每一个人充分地释放着自己的情感,完善着自己心中的惦念。

从初一到初七这几天,特别是到了晚上,朋友们之间的相聚是最高兴的事。一年到头了,每个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可以轻轻松松地把酒话桑麻,开开心心地谈天论地,开怀畅饮。华灯初上之时,约上三五个好友,做几道拿手菜,打开一瓶老酒,一起喝下尽在不言中的彼此祝福。在辛辣的酒中,更显春节里浓浓地年味。一杯酒一份情,在交杯换盏中,脸上就泛起了红晕。此时,一种豪情就油然而生了,今夜不醉不归。一年到头了,积压在心里的一切不快,需要释放、需要丢掉,痛痛快快地走进新春里。

过年了,除了叙旧、看望、祝福外,还有新的打算。对于正在热恋的青年男女来说,家里的父母就会催促着,在正月里能完婚最好;对于刚结婚的年轻夫妇来说,家里人就期待着抱孙子;对于中年夫妇来说,就会打算着让孩子如何读好书,怎样让自己今年的收入更好;对于老年夫妇来说,儿女和子孙的幸福安康,就是他们最关心的。因此,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根据自己目前的处境,来计划着以后的生活。带着这些美好的愿望,让每一个人在春节里,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拥有。

  春节那些事的散文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小时候,每到过年时期,我和小伙伴们便开始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不久,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熟悉了这首诗,家乡的过年习俗也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我至今依然刻骨铭心。

我的家乡位于湖南炎陵县鹿原镇,但镇旁乡村的春节才令人回味无穷。大年30早晨,我早早地来到奶奶家拜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精巧的对联,那鲜红纸上的一撇一捺显得龙飞凤舞,像一个笑眯眯的脸蛋,洋溢着春节欢乐的气息。听奶奶说:贴对联是当地的一门手艺,大年30一大早,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就得在对的一字一句的字眼间上下一番苦功夫了,怪不得一幅对联上藏着各种各样的笔风:有稚嫩的、潦草的、坚韧的……应有尽有。虽然不算工整,但是包含着一种浓厚的风情。走进厅堂,桌子上花花绿绿的食品看得我眼花缭乱:清脆的藕片铺在“宝莲灯”上,各种各样的瓜子成堆地散落在“蝴蝶翅”中,色彩鲜亮的油炸食品摆成奇形怪状的形状等等。丰富多彩的食品一方面招待拜年的孩子,另一方面食品越多,喜庆分布则越来越广泛,是来年的好兆头。但是食品的诱惑并不能使我馋涎欲滴,蚕豆粉丝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十里飘香。在家乡,贴完春联后,拜年的客人接连不断,但是到了中午,大家都急匆匆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吃蚕豆粉丝。快到中午时,我和表兄弟们赶紧跑到田埂上塞住耳朵,等待爷爷奶奶放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我们躲在远处的田野,心像小兔子似的怦怦地跳起来,只因为这鞭炮像张牙舞爪的怪兽,发出可怕的声音,胆小如鼠的我不寒而栗。鞭炮放完之后,新的一年来到了,我们一溜烟跑回家。堂屋里弥漫着烟雾,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但是我们几个小馋猫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贪婪地吮吸着润滑而又带有韧性的蚕豆粉丝。汤汁的香味扑鼻而来,似乎掩盖了难闻的烟味。烟雾散尽后,我们一窝蜂冲出去,手捧一堆鞭炮,悄悄地来到水边,用火点燃鞭炮扔入水中,随后水花四溅,一股泉水直冲上天,几条鱼儿一跃而出,翻了个跟头,一会儿,水面上又恢复了平静,我们早已不见了踪影。有时候用烟屁股点燃鞭炮,还没来得及见检查是否点燃,就一闪而去,可水面上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当我们欢呼而来探个究竟时,突然,一个大浪头翻滚而来,鲤鱼打挺的`景象又重现。接着,一阵又一阵的惊叫声回响在周围,打破了山峦的寂静。这就是孩子们唱晚而又惊险的游戏。晚上,亲人团聚在一起放烟花,天空中五彩缤纷的雨点散开来,蕴含着一股轻松而又欢快的心情。

家乡的春节令我回味无穷,家乡春节的风土人情更让我感受到人间的美好。

  春节那些事的散文三

从前记忆中的过年,总是热闹非凡的,而现在,每次过年都是那么的无聊,也许这就是成长,把以前喜欢的事变得毫无兴趣,得不到的也不想得到。

我的家在一个陕甘交界的小村子里,那里与甘肃的土地都是相连的,因此有很多的风俗与甘肃很相似,甚至一样。在我的记忆中,过年可是最高兴的事,平时不能干的过年家人都会催着你去干,还有很多好吃的,好喝的。

我们所说的过年基本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因为这是俗称的小年。所谓的小年,就是迷信点的人在一年中对神灵什么的虚了心愿,然后在二十三这天杀猪杀畜还愿,穷一点的杀只鸡。有的是养了一百年的猪,没有卖掉,然后这天直接杀了将肉卖给村民,但比街道集市放心的多。说到杀猪,还挺有讲究的,村民很多都来帮忙,挖一个大坑,然后铺上雨布,烧满热水,然后将猪固定在一个门板上,一到放血,但不杀死,而是等到血流光猪死。这些血都会被用盆接着,然后放着,这个可以与面粉和着做血条面,然后晒干可以吃。等到血流光猪死了后,放进水坑里面泡一会儿去猪毛,最后挂起来分肉,不过,每个部位都会在盘子内面放一份,然后和猪头,猪内脏组合在一起晚上献给灶神。

一般的这天晚上会请灶神,灶神分两类,景灶和土灶,一般是按上面的人口分的,我记得有类是九口,当然,算的是灶神图上的全部,还包括家畜。提前在集市上请到灶神,然后在这晚上贴在灶台的东部,然后献上家中有的那些吃的,还愿的还要献上那些盘子放着的猪或者其他。然后烧表(黄色的比较软的一类烧纸),上香,这要三拜,跪着完成这些动作。每家还会在自己的大门外点堆火。小年这就算过了,然后剩下的几天都会在备年货。

我们那里到集市上比较远,有时候就那种三轮车拉这一车人去,回来的时候下面是一车货物,上面是一车人。买的东西比较繁杂,因为这要用接近一个月的,还有的是缺的日用品。冬天一般都没什么蔬菜了,去集市上花大价钱买点夏季的蔬菜,有的买肉,鸡肉、牛肉、鱼肉、当然还有猪肉,买很多的花炮,香还有那种烧钱,等等很多的东西。这几天家里会把所有的衣物都换洗一边,还有将房子、窑洞彻彻底底的打扫一边,我家那会儿是窑洞,但是很要打扫,很费劲的。每家准备蒸馒头,蒸花卷花馍馒头,蒸包子,糖的肉的素的各类的,煮肉,将猪肉切成大块,煮熟放着来人做菜,还有将那些蔬菜有的过水煮熟凉调,将那些油炸的炸好。将这些准备好,基本就到了除夕了。除夕一大早就起来,然后将院子房子彻底打扫一遍,然后都将自己从头到脚洗一遍。中午的时候找村里写字好的写几幅对联,每个门框上都要有,院子,门外也要写上出门见喜之类的,写好但还不能贴,要等到黄昏。家里的大人都回去祖坟上拜祖先,烧钱,响炮,烧香,烧的时候还要念念有词的说着那些请取钱买你们买棉衣之类的。小孩就在家门外点火,这次要用柏树的枝叶点,这次点着后好几天都要一直烧下去,等家人都回来再贴对联门神,门的两边还要在给灶神上香的时候给门神也上香,给灶神上香的数量和家里人口数一致,并且插的顺序还有限制,长辈在前面,晚辈在后面,然后哪处香燃烧的快,就说谁的魂魄先回家。做完这些,放一阵炮,然后关门。家里坐在一起煮饺子吃,通常都会在某一个饺子中包一枚硬币,谁吃到这个谁来年就有福气。吃完饺子,然后就准备年夜饭了,准备十几道菜,然后血缘近的一般会坐在年长的那家,也端着做的年夜饭,大人小孩围在一起,吃饭聊天看春晚,吃完年夜饭,然后瓜子糖之类的就拿出来,还有就是发压岁钱。压岁钱一般要自己装着,小孩都有那肚兜,通常里面都会装满糖瓜子压岁钱。有的家会坐着守夜,打麻将,打扑克聊天,整整一晚。

第二天初一,要起早,要不然就会睡一年的懒觉,也不能吃药,要不然就会吃一年。早上起来去将大门外的火加旺,我们哪里早上吃的是面条。煎汤面,细细的面条,用胡萝卜、豆腐、鸡蛋等等做成的汤,浇着吃,吃之前还要给灶神上香,这次是一处香,初二就两处,以此类推。当然门神也要上香,在院子里面还要响炮,吃的时候要给火堆旁边献一些。这次吃的面是拉魂面。吃完早饭,长辈就带着我们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一家一家的拜,拜完年,有的就会端一些简单的凉菜、瓜子糖、酒之类的,亲点的还会给压岁钱。拜完年,所有的裤兜,衣兜都是满满的,全部是糖花生瓜子。然后大人们会在某家打麻将,小孩就在一旁打扑克玩,这时候是一年最放松的时候。坐在一起,边打边商量往年的收成,来年的安排,淳朴的关系,那才叫和谐。

下午吃饭的时候也是一样,给灶神,门神都要上香,也要响炮这一只要维持在初七。大年初二,小孩去舅家,大人结婚的去丈人家,带着各种礼物,然后风尘仆仆的去拜年。亲戚多点的要拜好几天,亲戚少点的当天就回来了。基本上初二初三初四都在拜年和被拜年中渡过。初五,又称五穷,谐音无穷。这天在每个房间都会响炮,俗称破五穷,这天很多人都会好好的响,年前买的剩余的基本都在这天响掉。

初七,又称人七,谐音人齐,如果没什么事,家人都在这天要待在家里,但是现在法定假日基本都在初七收假,所以很难齐全。这天不能吃生,不能吃蒜葱,不能使用刀具,剪刀之类的。

接下来几天就都会准备十五用的东西,给孩子买灯笼,蜡烛,礼花,家里也会蒸一些牛馍等等。过十五这天也要给灶神,门神上香,还要点柏树枝叶火,黄昏要去给祖坟上挂个灯笼,这样就可以给祖宗照亮了。晚上,小孩都挑着灯笼,满村子跑,还有一项最热闹的就是在刚结婚的那些家里去偷牛馍,通常每家都会在各个地方点着蜡烛,灯都会关闭,被偷的那家来年会有好运,然后就是一个小村庄的大部分人,那家一年放烟花最多就去那家看,热热闹闹。那会儿的日子总是在简单中寻找快乐,而且是那么的快乐,而现在呢。

过完十五,年还不算完,等到过了正月二十三才算真的完。正月二十三这天,会用谷叶点火,家人都要齐齐从火上过一次,然后将家里的灶具也要在火上过一下,最后将灶神图焚烧,用黄表包着送到河边,让其顺着河水远去,这样过年才算真的完了。

过去最喜欢的就是过年了,好吃的,好喝的,还有压岁钱,尽情的玩家人也不会说,而现在呢,过年早就失去了原本的价值,都是敷衍着过过而已。怀念的过去不再复回,现在的现在不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