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河鲜荷香第一镇的抒情散文

河鲜荷香第一镇的抒情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3W 次

荷香十里佳藕美菱朝凤首,

河鲜荷香第一镇的抒情散文

碧浪千重锦鳞靓甲跃龙门。

这是描写北龙港水乡风光的一副对联。上联写了她的“水上农场”,主打产品有佳藕、美菱、凤首(俗称鸡头米);下联写了她的“水上牧场”,“锦鳞靓甲”,囊括了淡水养殖的鱼虾蟹贝,它们身居北“龙港”,一旦变成商品出镇,便是跃出“龙门”。

北龙港淡水种植、养殖赫然占地六七万亩,堪称盐城淡水种养第一镇。

水面大还不能说明这个镇就是水产品大镇,“地大”还需“物博”。

碧浪千重、锦鳞靓甲闪烁的北龙港,盛产大闸蟹、青虾、南美白对虾、鲫鱼、草鱼、链镛鱼、镢鱼、乌鱼、鳊鱼、黄颡鱼、翘嘴红白,更有甲鱼、中华史氏鲟等水中“贵族”,水产品年产量超过两万五千吨。还有荷藕万余亩,加上菱角、茭白、水芹、鸡头米等,水产蔬菜年产量超过三万吨。“物”不可谓不“博”。

如此“地大物博”,当然是聚集商贩目光的物质基础。可是,要吸引更多观光旅游者的眼球,似乎还缺了点什么。

缺少美景吗?不!

你看,万余亩荷塘连成片。初始,“小荷才露尖尖角”,水面上撒满碧玉。继而,“接天莲叶无穷碧”,清风徐来,青萍乍破,翠叶低翻,碧浪无垠,萍风散绿,香气成露。十里农家,夜不闭户。一任荷香随风吹送,吸一口空气,齿颊留香。白天,更有那“映日荷花别样红”,无数红巾翠袖,亭亭玉立在碧波之上,粉都都,嫩生生,瓷娃娃般令人爱怜。及至新莲初结,那花一蕊上还沾着细细的花粉,恰如身着淡妆的少一妇,插几支鹅黄|色*的发簪,水佩风裳,凌波微步。待到莲子结实,秋陽夕照里,划一只小船,采一片丰一腴的绿,胸中溢满丰收的清香,脸上漾起满足的涟漪。当荷叶已呈老态,人们仍是不忍伤它,“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是成熟的诗意!最激动人心的当然还是采藕时节了。藕师傅们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在藕田中一字儿排开,唱着家乡的歌谣,说着有趣的`笑话,跳起精彩的水上迪斯科,开始“淘藕”。一条条黄黄胖胖的肥藕在他们脚下变魔术般浮出一水面。“淘藕”是技术活,既要不拉下该“淘”的肥藕,又要留足来年的藕种,而这一切,都是在陽光下的“暗箱”操作——全凭藕师傅双脚在水下泥中进行。所以,招待好藕师傅,是藕主人不变的传统。好在北龙港有的是鲜鱼活虾,烹几样河鲜,斟几杯小酒,道几句美言,藕师傅们的脸上荷叶般舒展开来,长足了“藕虽有孔,不染半点污泥”的精神,对主人绝对负责:深水处的肥藕必须淘出来,因为水深,隔年就会烂去;该留的藕种必须均匀合理地留足,确保来年有个好收成。那些日子里,大人欢、小孩乐,大车小船云集北龙港……好一幅立体的荷藕之乡农家乐图!

如此美景,怎会缺少喝彩之一声?

养在深闺人未识啊!

北龙港地处盐城西部,与宝应、兴化、建湖交界,素有鸡鸣闻四邑之说。交通说不上便捷、名声说不上响亮。唯其如此,这里有幸保存下来大量原生态的自然风景。沟河港汊,纵横交错,河中有岛,岛上有塘,青萍白苇,随意点缀,鸥鸟翔集,让画面充满动感

如此乡野清趣,引得高士名流驻足留连。明朝开国第一谋臣朱升,曾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言策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功成身退,隐居北龙港畔,兴水利,劝农桑,功盖一方。朱升去世后葬于南龙港文曲沟旁。如今,朱升墓已成苏北一大人文景点。再说那祗圆庵,著名的茗山大法师出家前曾随其母在此度过少年时代,那时叫苏北孤老院。如今庵内有一方天外来石,造形独特,堪称苏北第一陨石。明朝初年,南龙港人进士胡勉任杭州知府,回乡省亲时带回一株五谷树,其果实形似稻、麦、黍、谷、稗,且能预测当年农作物收成,颇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