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优美散文年味都去哪了

优美散文年味都去哪了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9W 次

回味一下这个年,越来越没有味道。 味道,是最直接敏锐的感觉。年,也最应该是有中国味的节日。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年味都去哪了的散文,一起来看看吧!

优美散文年味都去哪了

  年味都去哪了散文1

曾经,年味就是穿新衣服

从前,过年就是终于可以穿新衣服了,提前一个星期就缠着爸妈买好新衣服,就是为了过大年的时候穿上。

穿新衣是个古老的习俗,到新年开始的时候,人里里外外都要是新的,衣服就很像穿在身上的春联,表示对春天的庆贺大人感触可能没那么深,觉得有衣服穿就行。正是小孩的那份纯真,必须要过年那天穿才行,让大人想到了自己小时候。

而现在,大家每个月都会买新衣服,也不再在乎新年是否穿新衣,没有了以前「过新年,着新衫」的喜悦。

曾经,年味就是办年货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天天问父母,什么时候过年呀?我们家里买什么好吃的呀?买年货的时候我也要去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那时候,一年难得吃几次肉,只有到过年才杀猪杀鸡,既是庆祝新年,补偿一年付出的劳动;也为了招待亲朋好友,感谢过去一年的帮助。

现在,只要你想,天天都有肉吃。个个怕肥,就算过年也就是想吃点素的,再也不是盼过年吃点肉了~不仅如此,现在办年货的方式越来越多,有人网购有人跨境购,也不再像从前一样,期待去年货市场热热闹闹地挤着挑选年货了。

曾经,年味就是大扫除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家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现在,过年就只想待在家,什么都懒得动!有时甚至因工作太忙,直接打电话叫来了家政阿姨…

曾经,年味就是贴春联

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在大门上贴上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新春伊始贴门神、对联仿佛就是年味儿的开始,愈渐浓烈。

现在,大家的对联多数是直接在超市里购买,再也没有那种现场还能闻着墨水味的对联了!

曾经,年味就是拍全家福

从前,过年就要拍一张全家福,一家大小难得团圆,看着几代同堂的温馨场面,整个家庭充满着幸福的感觉。

现在,手机自拍无所不在,朋友圈随时都在被照片刷屏,没有了再见面那种温情的感觉~

曾经,年味就是收压岁钱

小时候,晚辈给长辈拜年磕头,长辈发红包。可以说小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了。而现在,发红包都可以在网上发。

那时候,大家在年夜饭上就是一家人都围在一起其乐融融看春晚。现在,年夜饭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吃顿饭,春晚只是个伴奏,主旋律还是手机抢红包。

曾经,年味就是放鞭炮

从前,过年就是耍擦炮儿、冲天炮那些的,插到牛粪里点燃就跑……现在,很多地方都限制或者禁止放烟花爆竹,所以总觉得少了些年味儿~

  年味都去哪了散文2

生活越来越好了,而年味反而淡了,这的确是一个让人难以释怀的话题。过年原本是最为快乐和幸福的时刻,此刻却引发很多年轻人集体吐槽,年轻人集体怀旧小时候的过年情节,更有一小部分年轻人,因为没有勇气面对过年回家种种责难与拷问,成为“恐归族”。媒体调查80、90年轻一代对中国年的感情,调查结果显示年味随着年龄增长热度退减,昔日那个欢天喜地的中国年,已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怀旧。

现在的年轻人为何打不起过年的精神,对过年越发没有了那种热烈的情趣与兴致。年味去哪了?为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享受也越发富足的今天,我们却对传统节日丢失了一种兴致勃勃的情怀,这个问题不只是关乎着大家过年能否开心,更关乎着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谁抢走了我们童年对过年那种眷恋情愫,又是什么让年轻人过年不乐观,反而“压力山大”?

年味都去哪了,年味为啥淡了?很多理智且颇为成熟的人,会说那是因为我们长大了。是啊,因为长大了,我们肩头多了责任与使命,更添了烦恼与忧愁,儿时过年那种无忧无虑的天伦之乐,也就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消逝在成长之路上。小时候,过年吃顿饺子,有新衣服穿,男孩放鞭炮,女孩头上插朵花,这些今天看来似乎在平凡不过的老土过年方式,就足以让过来人大发怀旧之情。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原来只有过年才会操办添置的东西,现在分分钟都能得到。孩子需要的东西家长可以随时去买回来;而成年人买新衣服更不是过年的“专利”,现在只需轻轻点下鼠标就能搞定;原来一年最重要的宴席“年夜饭”也可以在饭店订个套餐,免去油烟之苦……这些种种,让人们对过年没了期待,也迷茫着过年应该要干什么,“年味”慢慢变成了“乏味”。

一到过年,我们就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吐槽,过年还剩下啥?仿若只有对儿时的怀念 。过年很累,压力很重。就业、买房、婚嫁,这成了过年亲朋相聚的话匣子,而每一个问题都是一种现实压力。当下,80后普遍成家立业,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群体“被剩下”,他们在大城市打拼,却难有归宿感,身份与房子是留在这个城市似乎难以逾越的短板,只好以牺牲青春来打拼未来。在80后情何以堪的时候,90后步后尘而来,就业压力与生活压力成为年轻人头顶望尘莫及的两座大山。过年不是不愿意回家,很多人不敢回家,回家的成本足以让人生畏,更可怕的是不知如何面对亲友们那些不知所以然的问候。结婚了么,孩子有了么,在哪工作,收入还行吧,房子买了吗?这每一个问题似乎都分量十足,难以招架。在社会压力普遍增加的同时,人们无暇对过年倾以太多的情感,年假顶多是难得休息几天。

传统节日中民俗文化逐步遗失,是年味越来越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过年赶大集变成了逛超市,过年燃放鞭炮如今成了一个纠结的话题,庙会文化已经很难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很多小朋友已经说不出过年的来历,我们传统佳节却丢失了太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我们从串门拜年到用电话拜年和传真拜年,后用电子邮件拜年,再用短信拜年,现在连短信也不用了,用微信;甚至我们连红包都不包了,而改用手机“支付宝红包”。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的文化涣散了、消解了、搞乱了。春节的民俗被一个个地消除,以至于今天我们中国老百姓似乎已经不会过春节了。

年确实变了,以前的东西只剩下怀念,但是年的味道其实还在。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年就是回家的那份期盼。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我们对家的眷恋、对年味的追寻,是所有中国人不变的情怀。

  年味都去哪了散文3

春节长假就这么急匆匆地“走”了!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还没体味到年味,这个年就这么过去了!

大年初七上班,人们从初六就开始了适应性恢复,但总感觉这个年过得实在没意思,实在是缺少一些期盼中或记忆里的年味。也就是说,不管你过不过,年就在那里;但你过了和没过一样,年味没了。这是如今很多中国人共同的感觉。

据中华“春节符号”全球征集活动组委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中国人还是看重春节,但同时六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春节在中国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承载着无数国人的关于家的那种割舍不掉的情怀,也是中华文化形象最直接、最具历史感的体现。但是当人们发出年味淡了、年味没了的感叹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思考这个问题呢?

年味是什么?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带上自己的心回家”?

先来说说年味是什么吧。在以前,那就是城市乡村间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还有那处处可见的红色—红红的春联,红红的福字,红红的灯笼。还有除夕之夜的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大年初一人们走街串巷拜年问好。这些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变的春节文化,是春节文化的最基本、最接地气的具体表现。

北大中文系教授、评论家张颐武说,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盛大的节日,年味就成了中国人最在意的一种“味道”,所以大家对过年有非常强烈的期望值,年味淡与人们对过年的期望值高有关系。

有专家认为,年味儿淡了,是因为信仰缺失了,过去我们敬畏神灵,信仰祖先,现在这种信仰的观念淡薄下来了,所以我们失去了这样的一个精神支柱。春节作为一种文化,里面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祭祖、请神,包括送灶王爷上天、祭财神,请祖先和神灵保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健康幸福等。这种解释看似很有道理。

也有专家将年味儿越来越淡归结为四大因素:一是没有祭祀活动,既不敬神,也不祭祖,除了吃喝玩乐,没有什么其他内容,缺乏一种精神寄托;二是缺乏大众参与的庆典活动;三是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缺乏“过程”的乐趣,现在什么都能买到,钱到物来,甚至年夜饭也不必自己操办;四是缺乏互动性的亲切交流。并将其归结为春节得了“现代病”,是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科技发达了、生活方式改变了带来的新问题。

记者今年也赶了回时髦,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过年。大年初一,记者一家来到了著名的旅游古镇—浙江乌镇。只是和来钱的预想相差太远,这里人太多了,景区里处处挤满了全国各地的游人,大大小小的旅馆里注满了各地游客,到吃饭的点儿,每家饭店的生意都好得惊人。

乌镇的景色和独特的南方水乡的秀美确实非常吸引人,游人徜徉其中,每一处老宅旧屋,每一条石板街巷,每一座名人故居,每一座精巧小桥,都让游人趋之若鹜,都成为人们竞相合影的留念对象。只是,人虽多,但也没有增加这里的年味,虽然很多老宅子的门上贴着“福”字,两侧贴着大红春联,但记者最大的感觉还是人多,而不是来之前期盼的那种年味。

之后,在西塘古镇和杭州,记者的感觉依然如此,春节长假已经变成“十一”长假后另一个以旅游为主的假期,而不是传统意义的过年了。

其实,像记者这样在过年期间出门旅游好像不太符合传统的过年“规矩”。过年,是一个团圆的时刻,是一年中中国人,中国的每个家庭最重要的阖家团圆的日子。所以,年,是一个往家聚的`日子,而不是分散开的日子。

其实,不管是在家过年,还是出门旅游过年,那些从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中停摆,跨越千山万水,冲过春运窄路的人们,踏上行程或是身在家中的人们,究竟有多少人,真的做到“带上自己的心回家过年”和家人团聚呢?

传统节日中民俗文化逐步遗失,是年味越来越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过年赶大集变成了逛超市,过年燃放鞭炮如今成了一个纠结的话题,庙会文化已经很难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很多小朋友已经说不出过年的来历,我们传统佳节却丢失了太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我们从串门拜年到用电话拜年和传真拜年,后用电子邮件拜年,再用短信拜年,现在连短信也不用了,用微信;甚至我们连红包都不包了,而改用手机“支付宝红包”。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的文化涣散了、消解了、搞乱了。春节的民俗被一个个地消除,以至于今天我们中国老百姓似乎已经不会过春节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是其他任何一个节日都无法比拟的

年确实变了,以前的东西只剩下怀念,但是年的味道其实还在。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年就是回家的那份期盼。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我们对家的眷恋、对年味的追寻,应该是所有中国人不变的情怀。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曾说:“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的丰富的民俗活动的,这些节俗活动与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些民俗的讲究或者说生产生活的习俗紧密关联在一起,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这些东西关联在一起,和祭祀、主导、祈祷、敬仰、吟诵等民俗事项关联在一起,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节日所承载的内涵和文化都在发生变化。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而且,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

张颐武认为,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对过年有非常强烈的精神需求,物质上的需求却降低了。大家对过年的期望值过高,精神要求过大,却不能从过年的文化里得到满足,就会感到失落,找不到过年的寄托。这恰恰表明了过年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需求,大家的精神需求比过去更强,也更挑剔了。天南海北的人们到了春节的时候,都不远万里赶着回家。有的人忙活一整年也就是图个春节时一家人团团圆圆。其实,欢乐、祥和、团圆、喜庆,这才是中国人心中永恒不变的年味。”张颐武说,“毕竟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是其他任何一个节日都无法比拟的。”

但是从大年初一开始,记者在这放假的几天里,就没听到几声“过年好”、“给您拜年了”等这些往年不停在耳边响起的,蕴含着满满的祝福的拜年声。以前要到亲朋家里,要见面才能办到的事,现在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就全部办完了。而这种简便,也正是让年味变淡的最直接的“杀手”之一。

当人们不再见面,不再面对面向对方拜年,送去祝福时,那份曾经传承千年的传统也就失去了,年味也就在这种失去中变淡了,而这也是当代社会家庭越来越小,人们的居住空间越来越大所影响的,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我们却不希望这种必然的来临。

对传统方式进行再创造,适应今天的新要求,依然能找回那种难忘的年味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是“中国节日志工程”的主持人,他负责围绕春节在内的2000多个节日进行调研,对中国节日的现状和历史流变等做了系统记录和梳理。

“对年味不足的抱怨,折射的是一种文化焦虑,是转型时期的文化纠结。”李松把对“春节”的认识放到了大的转型背景中:中国从农耕文明到了工业文明,社会基础变了、文化生态变了,节日习俗随之也在变化,传统“年味”变了是可以理解的。

传统春节,是千百年积淀的文化遗产。在每一年新旧轮回、物质生产的间歇时间,不断播种希望、消解困惑,节日中都有对来年的祈愿和设计,有仪式、有神圣感。李松认为,传统春节是个精神安顿时间,春节的文化核心是调适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加强社会交流和沟通促进和谐。李松认为,为适应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些新的年俗在自发地形成:央视春晚,已成为全国人民年三十晚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以前走家串户或打电话式的拜年,也由短信、微信拜年而取代;一度沉寂的庙会又像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这些春节新年俗还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求,李松认为,原因在于春节的情感性与仪式感没有强化:社区放假了,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活动没有人去构建;所有公共服务设施也大都闭门休息;虽然有了庙会,恢复了一些节日的形式,但只是一个旅游消费市场,缺乏文化认同的神圣性,没有文化的内在联系,没有与每个人的情感紧密联系。

今年,大年三十晚上,曾经被万千家庭围观的央视春晚,依然受到关注,但更受关注的是对春晚节目的吐槽和抢红包。当这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眼睛都盯在电视荧屏上,低头盯着手机时,人们团聚时的那份亲情,那份过年时特有的家人互相倾诉的感觉顿时失去了意义。

虚拟与现实其实也并不矛盾,但当一个旨在唤起人们记住乡愁、拥抱亲情、给心灵带去慰藉的传统节日,开始沦为所谓科技和商家的“俘虏”,被键盘、鼠标、屏幕代替时,人们对于传统的尊重与传承也就随之消失了。网络的发达,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是否已经慢慢抛弃了自己,偏离了过年的主旨?这让人们的亲情关系近了还是远了?值得所有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