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推荐作文 > 小学作文的教学感悟

小学作文的教学感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8W 次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作文的教学感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作文的教学感悟

小学作文的教学感悟1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师生双方师生双方的问题。学生由于平时积累的不够,缺乏材料,往往言之无物,长期的在水平分数线上的徘徊,也使得他们不再重视作文能力的提高。进而对作文产生畏难和厌烦的心理。教师因为教学负担的加重和作文提高成效的缓慢,也往往有意无意间淡化了作文教学。从而将这个在语文高考中占据重要比重的一环和最能展示学生语言运用水平的环节置于了一个尴尬的位置。

笔者认为下水作文的尝试,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加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解决困扰师生双方的问题。以身示范的下水作文,能够将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和技巧转变为能力和实效。笔者在进行下水作文的构思,由于对教材的熟稔的掌握,在选择材料时,最先想到的就是课本上的人物事迹,而这些常常都是课堂教授的重点内容,当教师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知识转化为最困扰学生的话题作文的材料的时候,我发现,讲台下,学生的眼睛亮了,这不是他们所不知道的,而只是没有想到而已,教师下水作文的思路延续,将学生引到了一条高效和能够达到的道路上来。

理论联系实际的扎实的功夫,教师身体力行的文笔演练操作,是当前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如果站在庄严的讲台上传道授业,而自信没有能够令学生信服的“把示”,相信这样的老师是色厉内荏的,不能得到学生尊重和敬佩的。记得当笔者的一偏下水作文刊登在《楚天都市报》的时候,一个学生兴冲冲的跑到我的跟前,叫道:“老师,你的作文见报了啊,现在我的街坊都认识你了啊。”虽然是句玩笑,不过那天,我能清晰的感受到学生眼中的敬佩。虽然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虽然只是一篇并不十分出色的文字。但是,当你写的时候,你就赢得了学生,因为你的行动证明了你是有资格去评判他们,指引他们的。

在20xx届高考中,我所教授的一个理科慢班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很多学生在语文学科上都为自己的分数添加了很重的砝码,我觉得这是和我的作文教学成功尝试分不开的。在这样的班级里面,能够有兴趣学习语文的学生寥寥可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作文的兴趣,是我努力探求的方向,在种种尝试中,我认为下水作文的方式很有效果,小学作文指导《小学作文教学:下水作文初探(教师中心稿)》。在专门的作文课上,我坐在同学的旁边,和他们一起动笔。教室里没有站着的老师,只有沙沙的写字的声音。我写完了之后(有时候并没有学生快)就和学生交换阅读和交流,一般他们是挑剔不出我的毛病的,我却可以以此为资本,给他们一些意见。这个时候,他们是难得的专注,我觉得效果不错。

这种具体、亲切、易为,可操作性强的做法,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有很大的裨益。我在讲授作文的时候,常常说,老师的思路是一个最简单和有效的思路,对很多思路展不开的'同学,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也对学生中不时涌现出来的佳作大加赞赏。在《青春独白》这个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中,和学生连缀成文,每个人写青春遇到的一个层面的感慨,由我润色和修改,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在同学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个同学对于青春时期对感情的困惑,文字非常的优雅,感情十分的细腻和真诚,当他把他的这一部分任务,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被他的感情深深的震撼了。很长时间过去了以后,我还听到同学们议论那篇由师生合作完成的《青春独白》。

我送走了教书生涯中的第一批学生,经过这一轮的教学过程中下水作文的尝试,我感受到:在对语文新教材的处理上,优秀人物的人生观世界观,他们对待困难挫折灾难的态度,应该是语文教师教授的重点。适当的课外的延伸和把自己观点的传递都是有助于学生思想的成熟的。而这也正是弥补学生阅读面狭窄,缺乏协作材料的很好的方法。20xx届几次的大型模拟考试,我都写了下水作文,感觉到凭借对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的掌握,完全可以在材料的选用上游刃有余。每一个题目,我都是尽量的用大家掌握的知识作为材料。从老庄、孔孟到屈原陶渊明,从李太白杜工部到夏完淳林觉民,书本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材料。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自然的将工作重心转向了督促学生认真的掌握这些人物的思想上,这也是和学习课文内容一致的。

繁重的工作常常使语文教师感到疲倦和力有未及。笔者在3年的教学中,积累了近30篇下水作文,很多时候就是在监考时候的“思接千载之外”。这个工作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鼓励。看着自己的文字,有的时候也有一丝的满足感。我常对学生说:“压力产生动力。”我当然可以选择轻松的回避,但是那样,我的生活将是一片空白。下水作文的写作也令我更加喜欢思考和动笔了。我并没有把它当作是额外负担,而是欣然的融进了年轻的学生当中。

小学作文的教学感悟2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如何让这一瑰宝得以传承呢?这里我想可以套用一句“识字应从娃娃抓起”。对于处于黄金教育阶段的6岁孩童其意义更是非比寻常。那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该如何去面对“识字教学”这份责任呢?

对于已认字的成人来说谈起这话题似乎不足为奇,而对于一个小学教育来说,识字教学却显得极其重要。全国投入的研究历时几十年、方法也有十多种,效果也利弊兼有,讲究也特别多。当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创新精神领导人们的今天,不有所完善有所突破,总也显的守旧了一点。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

小学低年级是识字教学的关键阶段,是学生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 ,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更有效的进行识字教学,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浅谈: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识字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有识字的兴趣,这样才能有学习的动力。

1、编字谜识字,这种方法既开动学生脑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很容易掌握字音、字形。如:王老师白老师坐在石头上写字,“碧”;一口咬断牛尾巴,“告”;一人屋里躲,“闪”;二“木”“目”不成林 ,“相”。

2游戏中识字,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这种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的记忆深刻。如宝宝找妈妈的游戏:我班三十人分成五组,五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头戴头饰卡片,每张头饰卡片上分别写上一个偏旁部首“氵”、“扌”、“木”、“讠”、“亻”代表妈妈。其余的25人到老师的盒子里每人拿一个识字卡,代表宝宝。看看卡片上的字的偏旁是什么找到与自己卡片上的字的偏旁相同头饰卡片如:第一组头饰偏旁是“氵”手持“洗、河、江、沙、海”字卡片的同学就到这个同学的面前。字宝宝就找到了妈妈。速度快的给予鼓励,通过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掌握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地轻松地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1—2年学段识字任务相当繁重而且汉字又难学难记,但是汉字却有规律可循,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其独立识字能力。如:我在教学“跑”、“肚”、“苗”字时,可用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包—跑、土—肚、田—苗。再学“饱”、“抱”、“胞”时可用换偏旁成新字。利用熟字加熟字后生成新字如:日+月=明、大+小=尖、小+土=尘。这样学生掌握了方法就能轻松的识字了。

三.掌握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

教学中学生的字经常写错,我们可以把容易错的字进行比较记忆。如:鸟-乌、木-禾、土-士、钩-钓。理解字义进行记忆如言字旁的字都与说有关:话、 讲、 讨、 议、 记;提手旁的字都与手的动作有关:打、扫、抱、抄、扔;犬字旁的字都与动物类有关:狗、猫、狮、狼;这种归类识字,即识记了字形,理解了字义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借助语言环境进行识字。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如:学习“折”时,教师提前布置学生利用星期天去商场参观打折商品,学生组词时就组了打折,教师随机问,打折是什么意思?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打折,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出商场的衣服打折了,还有许多好玩的打折了。这样学生即学会了生字又了解了字义,同时还练习了说话,为以后的阅读和作文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能产生综合效益。

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以生活为课堂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车站名,商店牌匾,食品包装袋,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会相继回忆起来,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生活用字的注意。如学习“公”学生会说公园的牌子上有,也有的同学说是公交车的公,外公的公,在这里,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回忆,慢慢迁移到参与同学回忆,到自我积累,最后有新的发现。通过这一过程使他们尝试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从而让学生逐步养成细心的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扩大积累。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心里特点,调动学生积极的、主动的进行识字 ,发挥想像。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更加热爱识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

小学作文的教学感悟3

为了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精神,把握好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的落实新课程,我认真品读了《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一书,重点学习了“教学评价”和“学习方式”两部分内容。

首先,在教学评价方面要指引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向。评价这根“指挥棒”自身的坐标很关键,一旦方向错误,就有“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因此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教学,决定着教学的方向。由此可见为学生指引评价的方向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引领学生欣赏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然后结合平时的教学与实践逐步欣赏大师的作品,初步感受名家的风采,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美的,怎样的作品就算优秀作品,这些学生、大师的作品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儿童绘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评价:1、构图是否饱满2、线条是否流畅3、造型是否准确4、色彩是否丰富 5、创意是否新颖独特等。手工作品可以从:1、造型 2、表现手法3、材料选择4、制作的技法5、创意6、色彩7、造型等方面去考虑。

其次,要拓宽学生自评、互评的空间。小学美术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学生自评、互评合理巧妙地运用能促进学生克服胆怯、自卑的心理,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能:对于美术方面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以从非智力因素方面进行评价,比如:“这幅画画得很认真”、“这位同学这堂课很专心”、“这位同学的每次作业都能及时完成”、“这位同学很大方,和其他同学合作时常常拿出自己的工具材料和大家一起用”、“其他同学很乐意与这位同学合作,并且合作得很愉快”……而对于学有所长的学生,可以先让那些“差生”说说“这些同学的作品中你最欣赏它什么”, “你觉得这些作品中哪些地方最成功”。然后再让这些优秀学生自己说说作品中有那些不满意的地方,准备下次如何修改等等。

总之,只有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正确的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真正深入到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内心深处。

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新课程中提出的发展性评价对于教学的作用,多元评价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在新的教学评价指导下学习方式的变革方向。记忆尤为深刻的是书中提出了6条对于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建议:

一、我讲课占多长时间?学生参与美术活动和完成美术作业有多少时间?学生情绪怎样?

二、、我上课的情绪和态度得当吗?我提供了多少讨论的话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怎样?

三、我提供的资料和图片对学生有用吗?我的提示对学生有指导意义吗?

四、我的课前准备充分吗?哪些问题我没涉及而学生提出来了?我处理得当吗?

五、教学效果能更好一些吗?如果再上一次,我会怎样做?

六、我在教学中学到了哪些东西?我给自己打多少分?

我觉得这6条建议太好了,对我反思教学不断提升自己太有帮助了。于是,我把这6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铭记在心里。每节课后,都依照这6个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教学中的成与败。

我发现自己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调控自己的教学情绪方面做得很不够。总是因为学生的纪律不好、用具准备不好,而影响自己的教学情绪。有时甚至当堂数落学生,这样又反过来导致学生的学习情绪下降,这样不断的形成了恶性循环,我对此十分困惑。

从学习中我知道了新课程的教学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于是我换了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因为没带美术用具而四处借,虽然他破坏纪律,但是他的初衷是好的,他是因为对美术学习有极大兴趣,对完成作业有极大愿望而导致的这一错误行为。谁能保证不忘记事情、不犯错误呢,孩子更是难免。犯错误的时候最需要的是谅解和机会。想明白这些,我便转变了自己对这些学生的教学态度。再遇到这样的现象,我就以温和的引导取代严厉的批评。先是表扬他们的认真态度,再肯定他们作品中的优点,最后提出要求:每学期只有三次忘带用具向同学借的机会。这样一来,我的谅解换来了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在我的宽容和期待中,我看到了他们在慢慢改变。

在读书过程中我还感悟到:要以学生的获得为教学准则。

每一节课,我都留心观察上课爱溜号的学生。我渐渐的发现,他们爱与人争论,而且争论时的思维特别敏捷。于是,我有意识的在课堂中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有争论的话题。每次讨论时都见到他们活跃的身影。慢慢地,这些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时间由一两分钟延长到四五分钟、十几分钟,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也明显的提高了。

面对新课程,作为美术教师的我还有许多亟待完善之处,只有通过多读书、多思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反思的效率。

小学作文的教学感悟4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本人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农村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他们对身边人事物没有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导致每次写作时,都怕写、难写、难下手,“没什么可写”几乎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口头禅。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只好敷衍成篇,结果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千篇一律,内容虚假不实,空洞无力,语言干巴巴,毫无生气,缺乏想象力,东拼西凑。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汲取他人的研究成果,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的工作实践告诉我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循序渐进,寻找学生的写作困难,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好多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作文课时不厌其烦的去努力克服学生写作的消极态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首先,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有具体的内容、有真实情感、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展开想象。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看出,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很难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很难使学生说真话,说实话。因此,在内容方面应该紧紧围绕农村孩子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事、物、景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第二、用鼓励性的评价给予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将写得好的作文拿到班上作为范文宣读,这样小作者的眼睛就会一亮,神情会高兴,哪怕写得不成功,也要多多地给予鼓励,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后在课堂上范读,就会激发他对作文产生兴趣,产生写作的欲望。特别是能够激发作文学困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

第三、办好班级的写作园地。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学生作文中优秀的作文,甚至段、句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尝。选到的同学就会信心十足,继续努力,而没有被选到的会拼命努力地学习追赶别人。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倍增,很多学生打消了惧怕作文的疑虑,认为自己也有能力写好作文,并经常主动交给我修改。

第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阅读自己的优秀习作,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根据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各式各样的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我要写”的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这样可以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水平和文章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作文素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接触许许多多的事情。在众多的事物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把每一样东西都仔细、认真、透彻地去观察。有的事物同我们密切相关,有的会让我们感兴趣,从而引起我们的关注。农村小学生应该怎样观察事物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首先,教师要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目标,抓住所要观察的事物。如以到郊外寻找春天的脚步为例:郊外里有游人、有房屋、有花、有草、有树、有山、有水……,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就要让学生知道应该选择哪些内容类进行观察,根据寻找春天的脚步这一目的来选择的话,应该观察的是:小草绿了吗?花儿开了吗?还有忙碌的人们……

其次,观察要有顺序,表达才会有条理。比如引导学生观察一只白兔,由整体到局部。从整体的顺序,先说外貌、特征;再说局部的头部的耳、嘴的形状和颜色;然后说它的生活习性。观察之后,他们说出来才有说服力、有条理,写出来的内容才不会杂乱无章,反映出来的内容才真实可信。

再次,引导他们观察事物要认真,抓住事物的特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规律这一特点,才能真正认识事物,才能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这样的文章才能感动读者。

最后,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比如带领学生观看校园内的“上下楼道,请向右行”“请勿喧哗”等警示语。并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其他学生的所作所为,学生们就会发现有的学生视而不见,上下楼道不分左右,过道时高声喧哗,相互追逐;有的学生特别遵守纪律。回到教室之后,学生们纷纷发言之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出来,这样不仅顺利地完成了作文,而且同时也对学生起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一举两得。

小学作文的教学感悟5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几年来,本人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

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

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4、缺乏想象力。

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

2、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三、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作后的讲评,修改。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作后的讲评、修改也同样要重视。

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它是习作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既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加深,又是习作讲评的巩固和提高;既是对本次习作情况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习作训练的指导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讲评是作文教学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认真抓好讲评这一环节,努力提高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