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推荐作文 > 精选春节的介绍作文集锦六篇

精选春节的介绍作文集锦六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3W 次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的介绍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春节的介绍作文集锦六篇

春节的介绍作文 篇1

家乡的春节,可谓热闹非凡!春节每家每户都得忙碌好多天,为了就是新年的欢乐幸福,春节是代表着平安与欢乐的!

在春节之前,家乡的赶集是五天一次的,那一天街道上挤满了人,人山人海、车水马龙,还有很多琳琅满目、 成千上万、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商品,有吃的,有穿的,有用的,应有尽有,商家门为了招揽生意,都把商品摆到店门口了,而且卖家还一边在大声叫卖,称赞自已的商品好,来吸引顾客前来购买,街道上已是很热闹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拿着空袋子,有的坐摩托车,有的开车,有的'步行,从四面八方陆续赶到街道来采购年货,大人们很快采购完春联,鞭炮,香,纸,食品,肉,都买完了,也就大袋小袋的一起带回家了!

买完了年货,接着可就是大扫除了,不管有多乱多脏,大人们拿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小的也得多干!那些擦桌子,擦玻璃,还有那什么灰尘都得一尘不染,都得我们忙碌。大人也铲草和洗家具,过年真忙碌啊!

在家里吃的可就买好了,可还得杀鸡杀鸭杀猪,我们小孩凑一对拔鸭毛鸡毛,把毛片甲不留!还要做年糕呢,面粉揉均匀,洒下水和红糖,均匀揉捏,放入袋子里。再去蒸笼煮熟透后,一刀一切,分成了几大分。终于,所有的年味都齐全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等着春节到来了!

除夕那天真热闹,大家一起吃喝,看得令人口水直流三千尺:鸭肉、鸡肉炒的香喷喷的,还有那西红柿炒蛋和土豆丝,家常菜,最重要的主角是棉线,面线干爽丝滑,在加上那香菇和香肉,搭配的恰到好处,还有那其他鱼类的,都令人大饱口福!客人们也会喝茶祭拜,都是一片欢声笑语!

在除夕初四或初五时,少不了庙会,吃饭,吃面条。看那电影大屏幕,看那战狼2都历历在目,许多人来围观,许多片段都很精彩,拜庙神,这初四初五庙会真是件有趣事!

一眨眼,时光已过,虽然学生要上学,大人要上班,没什么相聚,但春节是个完美句号,也让人都期待下次春节!

春节的介绍作文 篇2

早就听我的好朋友说过,联盛广场有一家真冰滑雪场。这个寒假我有幸亲身体验了。我可是信心十足,因为我相信我的旱冰基础呀!我刚到冰馆门口,就感到一阵寒气袭来,让我打了个冷颤。冰馆提供的设备十分齐全,有护膝、护肘、头盔还有手套呢!我将这些设备仔仔细细,一个不落的穿戴好了,迫不及待的一个大步走向冰面,结果一只脚刚站在冰面上,另一只脚就被带倒了。摔了个四脚朝天,就像一只被翻过身的小乌龟一样,怎么也爬不起来了,直到一个“好心人”把我扶起来了。我就感到滑真冰与溜旱冰的区别还是蛮大的。我只好扶着栏杆,小心翼翼地一圈又一圈的走着。先抬一只脚,再抬另一只脚,活像一只笨头笨脑的大企鹅。看见比我还小的小朋友都能在冰面上灵活自如的滑着,我心中羡慕的念头油然而生。

妈妈看我滑了这么久也没有胆量放开手,就四下里请教别人,再告诉我姿势如何摆,我开始试着不用扶着滑出一段了,但我还是只能靠近栏杆边,不敢向中央的地方滑去。可能由于我滑出的.这一小步非常成功吧,因此信心大增,来了劲,开始向更远的地方滑出了几米远。结果用力过猛,有点刹不住了,于是赶紧压低身体,双臂伸开,把持住了平衡。这时我定下神,才发现自己已全身是汗。渐渐地就这样几个回合下来,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冰场中间慢慢穿梭起来了。

在新年开始,我能够体验到一个新的运动项目。既增长了见识又游戏得十分开心,下次我还会来滑真冰。

春节的介绍作文 篇3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才刚放寒假,走在街上,到处播放着这首贺年的歌,这让我知道热闹的春节即将到来,这是一年中,我最期待也最喜欢的节日。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全家都忙着整理房子,做大扫除的工作,而逛街采买年货更是过年不可或缺的活动,妈妈一有空就带着我和姐姐去逛街,不但买了新衣服、新鞋子,还采购了一整车的年货,准备带回奶奶家过年。大超市和传统市场里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应景的商品琳瑯满目,应有尽有,香肠、腊肉、瓜子、海鲜、糕饼和水果…等,各式各样的摊贩前挤满了许多购物人潮,充满了浓浓的年节气氛。

除夕当天一早,我们开车回中部爷爷家,高速公路上车水马龙,走走停停,当塞车时,整条高速公路像是一个大停车场,好像所有的车子全都出笼了。直到中午过后,我们才到爷爷家。一进门就看到一大盆鲜美的兰花,下面还摆了许多象征财源滚滚的巧克力金币,桌上除了准备好的饭菜,还有许多好吃的糕饼和糖果,令人食指大动。吃完午餐,爸爸忙着贴春联、妈妈帮奶奶准备要拜祖先的东西和晚上的'年夜饭,我和姐姐、弟弟则是又吃又玩,看着大人忙进忙出,我们小孩子也跟着兴奋不已。

拜完祖先接着就是全家围炉吃年夜饭了,桌上摆满了大鱼大肉,还有许多象征吉祥福禄的年菜,像萝卜糕、长年菜、敦鸡、鲜虾,连平常很少吃的佛跳墙、干贝都出现了。今年有我们和姑姑全家回来陪爷爷奶奶过年,显得相当热闹,大家高兴的举杯庆贺新年,连我也尝试喝了一些红酒呢!最快乐的时刻终于来了,大人们一个个掏出红包,小朋友则排成一列,大家领红包时必须说出有创意的吉祥话,我祝爷爷奶奶岁岁平安,祝爸爸妈妈财源广进,祝姑姑姑丈事业顺利。吃完年夜饭,已经九点了,爸爸负责泡茶,妈妈准备水果,我们大家一起看电视、谈天、吃糖果、喝茶,一直守岁到午夜才上床睡觉。

年初一的天气跟我的心情一样好,首先我们换上喜气洋洋的新衣服,跟着大人们到寺庙里拜拜祈福,没想到寺庙里更有传统年味,不但请来舞龙舞狮,还有许多国乐的演奏,寺庙里张灯结彩,万头钻动,热闹滚滚的,令人目不暇接。离开寺庙后,我们接着去郊外踏青,游客如织,有来自各地的观光客,更有旅行团,环湖公路上人来人往的,更为新年增添许多热闹气氛。晚上,姑姑特地带了一大袋的鞭炮礼花回来,由爸爸妈妈开车带我们到堤防边施放礼花,看着璀璨的火树银花,真希望春节的脚步能走慢一些!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大节日,每年这时候,能和自己的亲人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快乐的吃喝玩乐,还可以得到红包,真是难得的幸福,也值得感恩!过完新年,我也长了一岁,新年新气象,我也期望在新的一年中,自己能有更好的表现。

春节的介绍作文 篇4

春节传说之三: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啦“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啦。

算准啦“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啦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啦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啦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的介绍作文 篇5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春节的介绍作文 篇6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是中国农历岁首,也是中国民间最热闹的古老传统节日。中国民间过春节的习惯大概是从原始社会的时代‘腊祭’演变而来的。

春节的`习俗有:每家每户门口都要贴红对联,有的人家大门上有挂红灯笼,放鞭炮,拜年。有的家长拿压岁钱给咱们。人们都穿新衣服,舞龙,登山玩乐。

每年的春节都一样。过年这天咱们穿好新衣服去跟长辈拜年,要说好话祝福语。吃团圆饭,热热闹闹的。小孩子都喜欢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