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五年级作文 > 【热门】五年级过年作文4篇

【热门】五年级过年作文4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3W 次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过年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五年级过年作文4篇

五年级过年作文 篇1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我家也不例外。外公外婆做年夜饭,爸爸贴春联,小姨剪窗花,妈妈包饺子,而我的任务是指挥爸爸贴春联。我一会儿叫"往左点",一会儿叫"往右点",这项活虽然累,但不一会儿一副春联就端端正正的贴在我面前了。后来我看到爸爸把"福"字倒着贴了,我连忙喊:"爸爸,你贴反了。"爸爸说:"傻孩子,福到,福到,不就是把福字倒过来吗?"我这才恍然大悟。

不一会儿妈妈包在水饺就出锅了,我们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开始吃饺子。妈妈说:"这么多饺子里面,只有一个是里面放了一颗糖的,看谁的运气最好,能吃到这颗糖。"于是大家就开始你一筷我一筷的抢着夹饺子吃,大家都在夹,我夹不到,我叫妈妈给我夹了四个饺子放我碗里,就不急不慢的吃起来。恩,妈妈做的饺子味道真不错。当我吃到第三个的时候,我一口咬下去,感觉咬到了个硬硬的东西,拿出来一看,高兴的大叫起来:"我吃到糖啦!"顿时,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都为我庆祝,我慢慢的享受着糖在我嘴里化掉的滋味,幸福的泪水也不自觉的流出来。

同学们,我喜欢过年,因为过年可以让我很快乐,在这里我祝大家马到成功,吉祥如意!

五年级过年作文 篇2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五年级过年作文 篇3

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关于除夕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怪物叫“夕”,每一年的岁末它就会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声响和红光。于是到了那天,大家就点燃鞭炮,门上贴上了春联,把夕给吓跑了。就这样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把大年三十定为除夕日。

现在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放鞭炮,开开心心地过除夕。

这一天,我家也一样。全家人可忙了:爸爸和爷爷忙着布置房间,妈妈和奶奶忙着准备晚餐,我和姐姐忙着放鞭炮。

到了晚上,全家围着圆桌开开心心地吃起了团圆饭,看,大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味佳肴:有红红的大龙虾,有香喷喷的红烧肉,有色泽鲜艳的蔬菜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桌子中间的热腾腾的饺子,看得我口水直流,我们把菜吃得干干净净。尤其是爸爸,他的肚子已经圆溜溜了,他还要吃,吃完饭,我们还拿到了大人们分给的压岁钱。

吃完饭,大家就一起放烟花,看,一朵朵五颜六色的“鲜花”飞到了夜空中,这些颜色可美了!红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姿态也很吸引人,有的如金花四溅,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似孔雀开屏……真是姿态万千呀!望着五彩缤纷的烟花,我们都笑开了怀。

多么美好的除夕之夜啊!多么令人憧憬啊!

五年级过年作文 篇4

中午的时候,老妈提着一大堆东西回家,然后便开始拿着抹布擦个房间的玻璃。我看着老妈蹲在窗台上努力往外够,心里七上八下的,于是多嘴说了一句:“算了,要不别擦了。”

老妈瞥了我一眼,手上的动作没有停,嘴里说道:“再怎么说也过得回年呢,哪能那么随便。”

过年了呀,时间过得真快!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过年,十分的热闹。通常提前几天在外打工的人都就回来了,带着平时吃不到的食物,带着一家老小的新衣。一家人聚在一起做年货,准备过年的食物。

那时候有社伙(应该就是这两字,反正是这么念的),有舞龙舞狮,花船,秦腔,大头娃娃等。过了大年社伙就开始正式表演了。一大早的从四社(家乡话念队)开始,就有人摆出小长桌,放上油果子,瓜子花生,糖果。

表演社伙的隔四五家停一回,每次表演周围都围着一大群人。我们小孩就一般都是冲着桌上的糖去的,拿几颗糖,然后在街上玩,那几天基本上不去别人家里,怕被认为是冲着钱去的。

然后是走亲戚,走亲戚缺不了得就是压岁钱这一环节。这一环节通常是亲戚给小孩使劲塞钱,小孩的父母一定会往回退。那种时候你虽然很很想要,可是还是很配合你父母的拒绝,当然最后你还是会拿到。

而现在的过年就少了许多趣味,以前大街上热热闹闹的,现在则是零零星星的几个人,以前表演社伙的人也都散了。年假就那么两天,急急忙忙过完年,大人要回去上班,学生要准备开学。

每每临近过年,全家忙的鸡飞狗跳,过年成了一种负担,少了以前的那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