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辞赋精选 > 《秋声赋》练习和答案

《秋声赋》练习和答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48K 次

导语:欧阳修借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应自我反省。这一立意,抒发了作者难有所为的郁闷心情,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

《秋声赋》练习和答案

  【 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故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胶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 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百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课后练习】

一、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草拂之而色变

A.悚然而听之      B.丰草绿缛而争茂

C.物过盛而当杀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解析:选C。C项与例句均为连词,表顺承。A项连词,表修饰;B项连词,表并列;D项连词,表转折。

2.下列词语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B.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C.黟然黑者为星星

D.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解析:选C。“星星”古义为点点白发,今义为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A项,“惨淡”古今义均为默然无光;B项,“寂寥”古今义均为寂静、空旷;D项,“愤发”古今义均为激昂。

3.下列选项对文段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文体上属文赋,既有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

B.文章既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又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C.文章对秋状的描绘,是为了烘托秋声“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D.作者采用了排比、对偶、对比、双关等多种修辞手法,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万物的摧残。

解析:选D。文中没有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商,伤也”不属双关,这里是由字的声音来进行引申解释。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那使花草树木摧败零落的本领,不过是秋气所具有的一点点余威罢了。

(2)必然会使那些红润青春的面容变成干枯的木头一般,乌黑的头发化为点点白发。

二、语言运用

5.阅读下面的新闻,说明画线句子包含哪几层意思。

交通堵塞历来是北京的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道路资源不足与车辆增多的矛盾,实现和谐交通的理想,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北京让49万辆公车暂时“休克”之策,成功地应对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向脆弱的北京交通提出的挑战:会议期间,北京交通顺畅,秩序井然,堵车不再是北京的一道“景观”、市区交通呈现少有的畅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北京的交通十分脆弱。②在北京召开了中非合作论坛峰会。③会议期间北京采取了让49万辆公车暂时“休克”的措施。④这个措施成功应对了会议的挑战。

6.诗配画:有一幅画,画面上是“河边一棵独立的老树”,请展开想象,以“河边一棵独立的老树”为开头,用拟人、比喻或象征的手法续写一组句子。(4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河边一棵独立的老树,聆听着河水流淌的声音,眺望鱼儿跃起的身影,心中充满着对大海的憧憬,不再有漂浮寂寞的伤感。②河边一棵独立的老树,像一位倔强的老者,凝视前方;那童年的梦想,那寻海的誓言,明天就将实现。

一、基础考查

1.下列通假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忽奔腾而砰湃     砰:通“澎”

B.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

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

D.盖夫秋之为状也 盖:通“盍”

解析:选D。D项“盖”,“大概,大约”的意思,并非通假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悚然而听之②草拂之而色变     B.①但闻人马之行声②盖夫秋之为状也

C.①初淅沥以萧飒②常以肃杀而为心 D.①必摇其精②忧其智之所不能

解析:选D。D项都是代词,他的。A项①表修饰,②表顺承。B项①为结构助词“的”;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①相当于“而”,②相当于介词“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目吴会于云间

A.春生秋实 B.欧阳子方夜读书

C.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D.万事劳其形

解析:选A。A项“实”和例句中的'“目”都为名词作动词(实,结果实;目,遥望)。B项“夜”名词作状语。C、D两项无词类活用现象。

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B.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C.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D.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解析:选D。“所以”古义为“……的本领”;今义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A项,“悚然”古今义都为惊惧的样子。B项,“萧条”古今义都为寂寞冷落、毫无生气。C项,“肃杀”古今义都为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夫秋,刑官也

A.此秋声也

B.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C.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D.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解析:选A。A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定语后置句,D项为一般陈述句式。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盖夫秋之为状也     状:情状

B.烟霏云敛 霏:很盛的样子

C.丰草绿缛而争茂 缛:繁茂

D.物既老而悲伤 悲伤:伤心

解析:选D。D项中的“悲伤”意思是为受损害而悲愁。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悚然而听之②乃其一气之余烈    B.①此秋声也②故其为声也

C.①其色惨淡②其气栗冽 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②夷则为七月之律

解析:选C。两个“其”均为代词,代秋声。A项,前者为代词,“代秋声”;后者为结构助词,“的”。B项,前者为表判断;后者为句末语气助词。D项,前者为动词,“作为”;后者为判断词,“是”。

8.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是秋天的声音。它是怎样发出来的?

(2)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