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教案 > 三年级上册课文《掌声》课后反思汇编

三年级上册课文《掌声》课后反思汇编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W 次

  《掌声》课后反思之一

《掌声》讲的是一个叫英子的女孩,腿脚落下了残疾,心里很忧伤,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轮流讲故事,英子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很好地讲完了故事,从此变得自信和乐观。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体现了如下的设计理念:

三年级上册课文《掌声》课后反思汇编

1、体现整体教学的原则

(1)在阅读方法上,从整体到部分,然后回归整体。(首先在和学生交流中引导学生回忆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两次掌声,辐射全篇,体会同学们真挚的爱。最后,联系生活,朗读诗文,整体回归,体会爱的伟大。)

(2)在落实教学目标上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推进——根据具体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逐渐升华,使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如,通过因果关系的句式训练,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英子的内心,从而感受到同学们给英子掌声的主要原因,同时渗透读中感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的学习方法等,进而体会掌声中蕴含着爱,激发学生把爱献给他人。)

2、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节课,力求体现抓住关键词语思考问题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如:忧郁一词的理解)、边读边想的方法、带着问题读书的方法、读书批注的方法等。进而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问题、进而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3、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本节课中,始终把握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立足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引导学生做到说话要有理有据,从中感受到同学们真挚的爱心。(如:因果关系的句子。通过因果句式的变化,使学生理解了因果关系的句子,同时体会同学们真挚的情感),(如:句子对比的练习:“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与“一摇一晃地走下台”区别。在体会句子的同时,感受英子内心的变化)。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相互讨论,自主探究。但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设计边读边想的问题,“假如……假如……”等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教师备课要认真,课件出现了一个错误,需要认真。

2、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说得过多。

  《掌声》课后反思之二

一、设计巧妙、层次明晰。

在教学中,利用小英的来信作为线索串起全文教学,揭示小英的变化以及为什么而变。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掌声”这一主题进行教学,从复习导入的'质疑掌声,到精读训练的理解掌声,以及最后的升华掌声含义,对文本的把握比较恰当。

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语言的训练,包括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训练,有感情朗读训练,在读中悟,以悟促读,同时也注意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训练。学生能跟着教师创设的情境,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透彻,对于掌声的含义理解比较到位。

二、还学生一个扎实有效的课堂。

然而,这样一节气氛活跃,情感丰富的课堂,是否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教学是否真正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呢?课文后面有几个题目,“同学们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小英有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背诵和抄写课文的最后一段话。”等几个问题是否在这节课中得到真正的解决?三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复述课文,学习描述的能力又是否在本节课中得到了体现

回顾自己的课堂,在理解“同学们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这个问题时,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说“如果你就是小英的同学,你看着小英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时,会想些什么?想对小英说些什么?”这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方式,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物的内心,但是,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训练,学生能否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揣摩内心世界呢?再例如,“小英的眼圈儿红了”,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还是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只能说出“小英快要流下眼泪了。”……这样的回答,还未能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深入地钻研教材,明确课堂问题的指向性,用简略的语言和一至两个重要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课堂的效率。另外,教师要很清楚,这节课上到底要教会我们的学生什么?千万不能只是停留在文本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文本,提高语文能力,还学生一个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